送陈尉别二首

作者:李吕 朝代:宋代

送陈尉别二首原文

奕世雄题雁塔名,于今父子自师生。
词场鱼贯真无敌,庆事蝉联尽有声。
雅兴莫追吴市隐,横飞端继紫微明。
从来患盗惊邻里,且喜三年鼓不鸣。

诗词问答

问:送陈尉别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吕
问:送陈尉别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吕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吕名句大全

李吕送陈尉别二首书法欣赏

李吕送陈尉别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送陈尉别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奕世

累世,代代。《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后汉书·杨震传》:“臣奕世受恩,得备纳言。” 李贤 注:“奕犹重也。”《宋书·孔琳之传》:“而传国之璽,歷代迭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 宋 司马光 《宣徽惠穆吕公挽辞》:“奕世台衡贵,盈门紱冕荣。” 清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是故议院议员之法立,则奕世无失德之君。”

雁塔

(1).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羣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訶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 如来 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银龕佛影,遥承雁塔之花。”一本作“鴈塔”。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鹤林縈古道,雁塔没归云。”一本作“鴈塔”。 明 杨珽 《龙膏记·成隙》:“听宝磬声传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

(2).塔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亦称 大雁塔 。系 唐高宗 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 唐 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雁塔》:“塔乃 咸阳 慈恩寺 西浮图院也。沙门 玄奘 先起五层。 永徽 中, 武后 与王公捨钱重加营造,至七层,四周有缠腰。 唐 新进士同榜,题名塔上,有行次之列。 唐 韦 、 杜 、 裴 、 柳 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为中式高举之典实。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登紫阁题名 雁塔 ,从今后新风月紧趁逐,旧相思都毕罢。” 清 赵翼 《赠三元钱湘舲》诗:“设令国家更有别科目,不知又领几次 雁塔 名。”参见“ 大雁塔 ”、“ 雁塔题名 ”。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师生

老师和学生

师生关系

词场

(1).犹文坛。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辩囿日新。”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 清 朱彝尊 《还陂塘·题其年填词图》词:“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后主 词,思路悽惋,词场本色。”

(2).科场。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宋济 老於词场,举止可笑。”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急难》:“词场凑巧,无奈兵戈起祸苗。”

鱼贯

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

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三国演义》

真无

佛教语,即空无。指事物的虚幻不实。 唐 王昌龄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诗:“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蝉联

连续不断获得

蝉联国际象棋冠军称号

有声

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

雅兴

高雅的兴趣

吴市隐

亦作“吴门卒”。指 汉 梅福 避 王莽 专政,变姓名,隐于 会稽 ,为 吴市 门卒。《汉书·梅福传》:“至 元始 中, 王莽 顓政, 福 一朝弃妻子,去 九江 ,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 福 於 会稽 者,变名姓,为 吴市 门卒云。”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二:“ 西汉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隐为 吴门 卒。” 清 曹寅 《过叶星期二弃草堂留饮即和见赠原韵》之一:“不同 吴市 隐,初罢 杞 人忧。”

横飞

四处飞溅

碧血横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微明

(1).知幽眇之理而收显著之效。《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河上公 注:“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韩非子·喻老》:“起事於无形,而要大功於天下,是谓微明。”

(2).微弱的光亮;稍微明亮。 唐 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诗:“近山犹髣髴,远水忽微明。” 宋 秦观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诗:“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鲁迅 《准风月谈·夜颂》:“虽然是夜,但也有明暗。有微明,有昏暗,有伸手不见掌,有漆黑一团糟。”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邻里

(1) 邻居;家庭居所

邻里之间

(2) 邻居或同乡

且喜

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 《和 * 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