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作者:高观国 朝代:宋代

霜天晓角原文

炉烟浥浥。
花露蒸沈液。
不用宝钗翻炷,闲窗下、袅轻碧。
醉拍。
罗袖惜。
春风偷染得。
占取风流声价,韩郎是、旧相识。

诗词问答

问:霜天晓角的作者是谁?答:高观国
问:霜天晓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霜天晓角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高观国的名句有哪些?答:高观国名句大全

高观国霜天晓角书法欣赏

高观国霜天晓角书法作品欣赏
霜天晓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炉烟

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浥浥

(1).润湿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浥浥时,以木棒轻打,令坚实。”《太平广记》卷一一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董吉》:“ 吉 悲喜取看,浥浥如有湿气。开囊视经,尚燥如故。” 元 彭元逊 《子夜歌·和刘尚友韵》:“视春衫篋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

(2).形容香气浓郁。 宋 苏轼 《自普照游二庵》诗:“山行尽日不逢人,浥浥野梅香入袂。”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十:“炉香浥浥带轻阴,翠竹高梧水殿深。” 明 汤显祖 《龙潭高阁》诗之一:“崩腾过云影,浥浥片心降。”

花露

金银花、荷叶等蒸馏制得的汽水,可入药

沈液

指雨水。《文选·张协<杂诗>之十》:“沉液漱陈根,緑叶腐秋茎。” 张铣 注:“沉液,雨水也。”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宝钗

(1).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南朝 梁 何逊 《咏照镜》:“宝釵若可间,金鈿畏相逼。” 唐 李贺 《少年乐》诗:“ 陆郎 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釵金翡翠。” 宋 刘过 《谒金门·次京口赋》词:“明日短篷眠夜雨,宝釵留半股。”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宝釵罗带,非高蹈之口吻;碧云黄花,岂后乐之襟期?”

(2).见“ 宝釵楼 ”。

轻碧

浅绿。 南唐 张泌 《浣溪沙》词:“小槛日斜风悄悄,隔帘零落杏花阴,断香轻碧锁愁深。” 宋 柳永 《尾犯》词:“渐东郊芳草,染成轻碧。”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占取

犹占有。 宋 晏殊 《迎春乐》词:“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之八:“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声价

名声和社会地位

声价倍增

旧相识

老熟人;旧相知。《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 札 ﹞聘於 郑 ,见 子产 ,如旧相识,与之縞带, 子产 献紵衣焉。”《晋书·陆机传》:“ 太康 末,与弟 云 俱入 洛 ,造太常 张华 。 华 素重其名,如旧相识。” 唐 韩愈 《送灵师》诗:“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红楼梦》第一○九回:“ 岫烟 是 妙玉 的旧相识,先走去接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