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寿方德润)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念奴娇(寿方德润)原文

卯君来处,与眉州仙子,依稀同日。
一自前朝龚蔡后,颇觉壶山岑寂。
谁料端平,继居遗补,复有斯人出。
幅巾林下,姓名玉座长忆。
须信谄语尤甘,忠言最苦,橄榄何如蜜。
诸老萧疏星欲晓,留取南都铁壁。
洛社自佳,镜湖虽好,莫问君王乞。
年年岁岁,大家同做真率。

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寿方德润)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念奴娇(寿方德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念奴娇(寿方德润)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刘克庄念奴娇(寿方德润)书法欣赏

刘克庄念奴娇(寿方德润)书法作品欣赏
念奴娇(寿方德润)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卯君

卯年生的人。 宋 苏轼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 东坡 持是寿卯君,君少与我师皇坟。” 赵次公 注:“卯君, 子由 也。 子由 己卯生,故云。” 清 曹寅 《十五夜射堂看月寄子猷二弟》诗:“侍香班散联吟去,疎柳长牕坐卯君。”

来处

谓来而安处。《诗·大雅·凫鹥》:“鳧鷖在渚,公尸来燕来处。” 毛 传:“处,止也。” 郑玄 笺:“其来燕似若止得其处。”

(1).所来的地方。 唐 郑谷 《石门山泉》诗:“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你来处来,去处去,休迷了正道。”

(2).指来历,出处。指引文或典故的来源。 宋 黄庭坚 《答洪驹文书》之二:“ 老杜 作诗, 退之 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未渠央》:“今人诗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来处。”

仙子

见“仙女”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同日

(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一自

犹言自从。 唐 杜甫 《復愁》诗之五:“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酿箇谎。”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四:“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前朝

以前。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元 王祯 《蚕连诗》:“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启 《梦归》诗:“觉来不见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别时。”

(1).过去的朝代。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一:“请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在城有个 寳莲寺 。这寺从前朝至今,累世相传,房廊屋舍,数百多间,田地也有上千餘亩。”《红楼梦》第四回:“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怀》诗:“年来莫问前朝事,曾否当筵借箸筹。”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国。”

(3).前殿,正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为中朝,在 汉 为前朝,在 唐 为正衙。”

山岑

山峰。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 涇 渭 扬浊清。”《晋书·束晳传》:“谓山岑之林为芳,谷底之莽为臭。”

谁料

岂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所以我只好送他几吊钱的乾脩,由他住在关上。谁料他又会偷东西呢!” 鲁迅 《呐喊·社戏》:“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

端平

(1) 平举着拿器物,为使其不倾斜

一碗水端平

(2) 公正;公平

(3) 使公平

端平法度

遗补

唐 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丞郎给舍之材,选於御史遗补郎官。” 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给諫既不敢违上旨,遗补又不敢贡直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唐 人称拾遗、补闕曰遗补。”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幅巾

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后裁出脚即称幞头。《东观汉记·鲍永传》:“ 更始 殁, 永 与 冯钦 共罢兵,幅巾而居。”《后汉书·逸民传·韩康》:“ 及 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敛以时服”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汉 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幞头巾子》:“今 宋 朝所谓头巾,乃古之幅巾,贱者之服。”《 * 词话》第十九回:“ 西门庆 那日不往那去,在家新捲棚内,深衣幅巾坐的,单等妇人进门。”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玉座

(1).帝王的御座。《文选·谢朓<同谢咨议铜雀台>诗》:“玉座犹寂漠,况乃妾身轻。” 刘良 注:“玉座,玉床也……言君王玉座尚自虚无若此,况羣妾身至轻微,何以为久长也。” 唐 白居易 《蛮子朝》诗:“上心贵在怀远蛮,引临玉座近天颜。” 宋 梅尧臣 《金沙花》诗:“玉座君王赏,朱栏将相罗。”

(2).代称帝王。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九:“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寿方德润》词:“幅巾林下,姓名玉座长忆。” 清 汪懋麟 《题屺瞻学士扈从射麞图》诗:“敛手鵠立玉座隅,被服轻温貂貉狐。”

(3).敬称先皇、先后的神床。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仇兆鳌 注:“玉座,神牀也。”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 洛阳 八陵那忍説,玉座尘昏松柏寒。” 清 顾炎武 《赋得秋柳》诗:“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夕照斜。”

(4).指道观的神座。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诗:“金屋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唐 王师简 《三茅君素像记》:“设云幄於两楹,分玉座而鼎足。”

(5).作仙人代称。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玉座天临,虽仙凡之有隔;翠鬟云合,岂草木之无知。”

(6).器物的饰玉的底座。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词:“ 闽 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长忆

经常想到;时常想念。 唐 李白 《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 谢玄暉 。” 宋 辛弃疾 《踏莎行·和赵兴国知录韵》词:“长忆 商山 ,当年四老,尘埃也走 咸阳 道。”

谄语

亦作“讇语”。奉承话。《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喜,还书谢,为諂语盛称誉王。”《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品上》:“七者心意清浄,八者常无諂语,言不失机。”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寿方德润》词:“须信諂语尤甘,忠言最苦,橄欖何如蜜。”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汉书》:“唯备载 莽 书奏,及诸颂 莽 功德之言,其中如 张竦 为 陈崇 请益 莽 国奏,累五六纸,皆浮辞讇语,令人髮指。”

忠言

忠直之话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忠言逆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橄榄

一种橄榄属常绿乔木,果实可生食,也可制蜜饯,原产中国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 老栓便去冲了水。—— 鲁迅《药》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萧疏

(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留取

犹留存。取,语助词。 宋 牟巘 《木兰花慢·饯公孙倅》词:“留取去思无限,江蘺香满汀洲。”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干戈尽戢文教崇,人间此时鱼化龙。留取 琼林 ,胜景无穷。”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贺程昆仑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词:“留取臂间长命缕,筭节过五日刚踰九,重为我先生寿。”

南都

(1).地名。 东汉 光武帝 的故乡在 南阳郡 ,郡治 宛 在京都 洛阳 之南,因称 宛 为 南都 。在今 河南省 南阳市 。 汉 张衡 有《南都赋》, 李善 注引 挚虞 曰:“ 南阳郡 ,治 宛 ,在京之南,故曰 南都 。” 唐 李白 《南都行》:“ 南都 信佳丽, 武闕 横西关。”

(2). 明 人称 南京 为 南都 。如 吴应箕 记 南京 召试事,书名为《南都应试记》。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剴》诗:“乍领射声兵, 南都 已沦倾。”

铁壁

(1).坚黑如铁的石崖。 元 杨维桢 《游虎丘追和东坡留题石壁诗韵》:“花凝铁壁坚,木根山骨冷。”

(2).比喻坚不可摧的事物。 宋 徐积 《和倪敦复》:“金城不可破,铁壁不可夺。”《花月痕》第四八回:“原来这阵要先破左右两翼,左翼是个铜墙,右翼是个铁壁。”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一九四二年,苦战破铁壁。”

(3).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九》:“我们只要留心译本上的序跋,以及各样对于外国事情的批评议论,便能发见我们和别人的思想中间,的确还隔着几重铁壁。”

洛社

(1). 宋 欧阳修 梅尧臣 等在 洛阳 时组织的诗社。 宋 欧阳修 《酬孙延仲龙图》诗:“洛社当年盛莫加, 洛阳 耆老至今夸。” 清 赵翼 《新春招程霖岩汤蓉溪二丈暨庄学晦家缄斋小集》诗:“作诗传他年,或可洛社继。”

(2).即洛阳耆英会。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叶敬常 《上巳日同哲夫寄芳微之毅白诸社友北郊修禊》诗:“雅集 兰亭 洵乐事,相逢洛社有耆英。”参见“ 洛阳耆英会 ”。

(3).洛阳社的简称。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寿方德润》词:“洛社自佳, 镜湖 虽好,莫问君王乞。”参见“ 洛阳社 ”。

镜湖

古代 长江 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 浙江 绍兴 会稽山 北麓。 东汉 永和 五年(公元140年)在 会稽 太守 马臻 主持下修建。以水平如镜,故名。 唐 李白 《越女词》之五:“ 镜湖 水如月, 耶溪 女如雪。” 宋 苏轼 《永和清都观道士求此诗》:“ 镜湖 勅赐老 江 东,未似西归 玉局 翁。” 清 陈维崧 《鹧鸪天·秋日拨闷作》词:“一派凉秋,似 镜湖 ,西风萧瑟雁啣芦。”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年年岁岁

每年。

出处: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朱子语类》卷七一:“又问天心无改移谓何?曰:‘年年岁岁是如此,月月日日是如此。’”

大家

(1) 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犹言大作家,大专家

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李杜始。——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

(3) 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4)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5) 知识渊博者,博学的人

真率

真诚坦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