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雍和宫瞻礼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新正雍和宫瞻礼原文

禅枝根积雪皑皑,邸第诚应佛域开。

庭宇依然滋肃穆,继绳宁敢负栽培。

岂期莅政忽焉老,尚忆生初于是孩。

瞥眼光阴七十九,一心回向證如来。

诗词问答

问:新正雍和宫瞻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新正雍和宫瞻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新正雍和宫瞻礼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四

2. 予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至十二岁始蒙育宫皇祖养中

参考注释

禅枝

寺庙禅堂周围的树木。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药树永繁稠,禪枝詎凋槭。”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石镜山精怯,禪枝怖鸽栖。” 唐 杜甫 《游修觉寺》诗:“禪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积雪

(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

(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

皑皑

形容洁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的事物

白雪皑皑

邸第

亦作“ 邸弟 ”。1.达官贵族的府第。《史记·荆燕世家》:“臣观诸侯王邸弟百餘,皆 高祖 一切功臣。” 宋 刘辰翁 《宝鼎现》词:“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长平公主》:“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

(2).客店;馆舍。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邸第过从隔, 蓬 壶 梦寐瞻。” 宋 徐铉 《稽神录·周本》:“ 信州 刺史 周本 入覲 扬 都,舍於邸第。”

庭宇

(1).房舍。《后汉书·陈蕃传》:“ 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晋 潘岳 《西征赋》:“街衢如一,庭宇相袭。”《宋书·礼志一》:“路经 闕里 ,过覲 孔庙 ,庭宇倾顿,轨式頽弛。”

(2).庭院。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序》:“贫无僮僕,篱落顿决,荆棘丛於庭宇,蓬莠塞乎阶霤,披榛出门,排草入室。”《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夜掷铜器於阶,令鏗然有声,又密以囊盛彘血,洒於庭宇,如格鬭之状。”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肃穆

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

栽培

(1) 种植并培育

栽培果木

(2) 培养、造就

栽培英才

(3) 旧时官场中比喻赏识、提拔

莅政

掌管政事。《韩非子·喻老》:“ 楚庄王 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 顓頊 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瞽,应 唐 莅政。”

涖政:临朝治理政事。《诗·大雅·公刘序》:“ 成王 将涖政,戒以民事,美 公刘 之厚於民,而献是诗也。” 三国 魏 曹髦 《以司马师为相国进号大都督诏》:“ 齐王 涖政,不迪率典。”

忽焉

快速貌。《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宋 梅尧臣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 仲氏 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清 陈维崧 《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于是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瞥眼

转眼,极言时间之短;忽然,迅速地

光阴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十九

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曹靖华 《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回向

佛教语。谓回转自己的功德,趋向众生和佛果。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俱识还源,竝知回向。”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能吃酒,会噇斋,吃得醺醺醉,便去搂新戒。讲经和回向,全然尷尬。”《西游记》第一百回:“待交了经,就来与你回向也。”

(1).回首面向。《书·召诰》“面稽天若”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曰:“面,犹迴向也。”

(2).佛教语。谓回转自己的功德,趋向众生和佛果。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七:“归心游太极,迴向入无名。” 倪璠 注:“《维摩詰经》:‘志当安住,方便迴向。’…… 僧肇 曰:‘迴彼杂行,向于一乘,此迴向心也。’” 隋 王胄 《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復藉大因缘,勉以深迴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只有其中一篇《归天返地》,视人生观似乎和佛法的回向相仿佛。”

如来

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