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庾楼

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代

登庾楼原文

重支瘦竹上危楼,凉袭纶巾羽扇秋。
天地江山风浪起,汀洲芦荻水烟浮。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
唤得元规魂梦醒,何妨小作踞床留。

诗词问答

问:登庾楼的作者是谁?答:董嗣杲
问:登庾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董嗣杲的名句有哪些?答:董嗣杲名句大全

董嗣杲登庾楼书法欣赏

董嗣杲登庾楼书法作品欣赏
登庾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危楼

高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脩篁壮下属,危楼峻上干。” 唐 李端 《度关山》诗:“危楼缘广漠,古竇傍 长城 。”《柳泉》1983年第4期:“那连云广厦、摩天危楼下,比肩继踵排队购票的人……纵贯 九龙 ,横溢 香江 。”

纶巾羽扇

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多用以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唐 吕岩 《雨中花》词:“ 岳阳楼 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宋 周邦彦 《隔浦莲》词:“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总得居士寿》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清 顾炎武 《复周制府书》:“雅歌投壶, 祭潁阳 之取人皆用经术;纶巾羽扇, 诸葛公 之为将足见风流。”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浪

(1) 风和波浪

(2) 比喻艰险的遭遇

久经风浪

汀洲

水中小洲

芦荻

芦与荻。 唐 杜荀鹤 《溪岸秋思》诗:“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潜身芦荻,父怨方酬魂未返。” 汪曾祺 《岁寒三友》:“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

水烟

见“ 水烟 ”。

亦作“ 水烟 ”。1.水上的烟霭。 南朝 梁简文帝 《登烽火楼》诗:“水烟浮岸起,遥禽逐雾征。” 唐 岑参 《江行夜宿龙吼滩》诗:“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七:“沙月静,水烟轻。芰荷香里夜船行。”

(2).用水烟袋装烟丝吸用的烟。吸时,烟从注水的筒管中通过,故称。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烟草》:“ 兰州 别产烟种,范铜为管,贮水而吸之,谓之水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伯父起来,洗过了脸,吃了一会水烟,又吃了点心。”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一章六:“ 喻胜蜀 左手拿着白铜水烟袋,吹燃纸捻吸着水烟,烟袋水箱不断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听调

听候调派。《三国演义》第一回:“﹝ 玄德 ﹞至 卢植 军中,入帐施礼,具道来意。 卢植 大喜,留在帐前听调。”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马仲良户部》:“ 冉 以参议听调,初入京,未悉近事,亦利其华焕,僦居之。”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舴艋

小船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词

魂梦

梦;梦魂。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 嵩 南春徧伤魂梦, 壶口 云深隔路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于大郊 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千里家山魂梦远,三江雨雪信音稀。”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已嘬之,饮之,葄之,枕之,魂梦通之。”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