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东西门行

作者:陆机 朝代:魏晋

顺东西门行原文

出西门。
望天庭。
阳谷既虚崦嵫盈。
感朝露。
悲人生。
逝者若斯安得停。
桑枢戒。
蟋蟀鸣。
我今不乐岁聿征。
迨未暮。
及时平。
置酒高堂宴友生。
激朗笛。
弹哀筝。
取乐今日尽欢情。

诗词问答

问:顺东西门行的作者是谁?答:陆机
问:顺东西门行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顺东西门行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陆机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机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西门

(1) 位于城墙西方的门

(2) 复姓

天庭

(1) 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

(2) 帝王的宫廷;朝廷

(3) 天空

这种种声音在无边无际的天庭中响着。——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4) 指前额的中央

天庭饱满

阳谷

(1).即 旸谷 。古代神话传说中日出日浴的地方。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夫如是, 吕梁 可以游, 阳谷 可以浴。方将观大鹏於南溟,又何忧於人间之委曲?”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 阳谷 之树, 崦嵫 之泉, 西海 之草, 炎州 之烟, 银臺 之鸟, 穆王 之马, 都广 之国, 番禺 之野,皆咫尺八极,镜见四荒。”

(2).借指太阳。 唐 刘商 《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岭,阳谷霞光射山顶。”

(3).喻指天子朝会处。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孟冬鑾舆出,阳谷羣臣会。”

(4).地名。在今 甘肃省 淳化县 北。 唐 高适 《送蹇秀才赴临洮》诗:“犹思 阳谷 去,莫厌 陇山 高。”

崦嵫

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古代常用来指日落的地方

朝露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时间极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纯净的事物

君之命若朝露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若斯

如此。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飘颻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桑枢

以桑木为门的转轴。借指贫寒之家。语出《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原宪 桑枢,不易有官之宅。”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故有蓬户编氓,桑枢贱士,膾鳞为羞,采薇代旨。” 清 黄宗羲 《吴处士墓碣铭》:“君奋桑枢褐塞之下,而急人之急。”

蟋蟀

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称,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声而著称。触角较身躯为长

乐岁

(1) 丰年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苦。

及时

(1) 立刻;马上

工作中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及时相遣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迅速地;毫不耽搁地

你应及时地动身回家

置酒

摆下酒宴

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高堂

(1) 高大的厅堂

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论衡·别通》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唐·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从军》

友生

(1).朋友。《诗·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唐 李华 《云母泉诗》:“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优容大臣》:“﹝ 仁皇 ﹞厚待儒臣,如 张文端 英 , 高江村 士奇 等,朝夕谈论,无异友生。”

(2).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名帖》:“余乙卯年三月,过故 鄣 姚氏 ,乃大京兆 画溪公 之孙,出公座主 王槐野 先生单名帖,称友生字,仅蝇头细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师称友生》:“今师与弟子帖称友生,不知所始……《孔丛子》 孔子 云:‘自吾得 由 也,而恶言不入于耳;自吾得师也,而前有光后有辉,吾得四友焉。’云云。是师称友生之滥觴乎!”

朗笛

清亮的笛声。 晋 陆机 《顺东西门行》:“激朗笛,弹哀筝,取乐今日尽欢情。” 唐 王勃 《梓潼南江泛舟序》:“亦有嘉餚旨酒,鸣絃朗笛,以补寻幽之致焉。”

哀筝

悲凉的筝声。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高谭娱心,哀筝顺耳。”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哀筝伤老大,华屋艷神仙。” 宋 张先 《菩萨蛮》词:“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江波緑。”

取乐

寻求欢乐;寻开心

玩扑克取乐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尽欢

尽情欢乐

尽欢而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