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

作者:张舜民 朝代:宋代

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原文

系舟江岸两相闻,弦索嘈嘈恍未分。
不得长安水边见,却於湓浦夜深闻。
穷愁似影长随我,乐事如年不负君。
会意檀槽求一醉,世间荣辱任纷纷。

诗词问答

问: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的作者是谁?答:张舜民
问: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舜民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舜民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系舟

泊舟。 唐 杜甫 《洞房》诗:“繫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郭沫若 《渔翁吟》:“渔翁来卖鱼,繫舟轮船下。”

相闻

(1).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 毛 *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2).互通信息;互相通报。《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有十餘年不相闻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诸王传三·贝子彰泰》:“将军 蔡毓荣 调遣 汉 兵,今进取 贵州 ,若不相闻,恐碍军机。”

弦索

(1).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唐 顾云 《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诗:“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簫笛弦索齐奏,气球直於苍穹。”

(2). 金 元 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 明 沉宠绥 有《弦索辨讹》三卷。

絃索:同“ 弦索 ”。 1.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宋 周邦彦 《解连环》词:“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牀絃索。”参见“ 弦索 ”。

(2).弹奏弦乐。 宋 苏轼 《虢国夫人夜游图》诗:“宫中羯鼓催花柳, 玉奴 絃索 花奴 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予幼时,犹见老乐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响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 惠 雅善歌,絃索倾一时。”

(3). 金 元 以来常称用琵琶、三弦等弦乐伴奏的戏曲、曲艺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上篇一》:“於今世俗之乐,则南以拍板,北以絃索。”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三:“数年以来,如 双珠 之崑腔, 润宝 之絃索,并有盛名。”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明 清 两朝,南曲为盛,中 清 以后,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辞絃索诸调,声益变而辞益纷。”参见“ 弦索 ”。

嘈嘈

(1) 众声喧杂的样子

(2) 形容声音的粗重

大弦嘈嘈如急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

嘈嘈切切错杂乱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边见

(1).见“ 边执 ”。

(2).谦词。浅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文艺》:“此予边见,高明者閲之,势必哑然一笑。”

湓浦

即 湓水 。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 卢峰 莲刻削, 湓浦 带縈紆。”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 湓浦 从君已十年, 京江 仍许借归舡。” 清 陈维崧 《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平话》词:“依稀 长乐 夜乌啼,分明 湓浦 邻船话。”

夜深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穷愁

穷困忧愁;穷苦而忧伤

长随

(1). 明 代宦官的第二等。《明史·宦官传一·何鼎》:“ 弘治 初,为长随,上疏请革传奉官,为儕辈所忌。”

(2).官府雇用的仆役。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六:“长随本中官之次等,受役於大璫者……今俗所谓长随,则官场雇用之僕人。”《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又给了他十两银子,打发出去,随即把他荐在一个知县衙门里做长随。”

(3).泛指仆役。《儒林外史》第五三回:“ 陈木南 写了一个札子,叫长随拿到国公府向 徐九公子 借了二百两银子。”

乐事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会意

(1) 会心

会意的眼色

(2) 六书之一。指合二字或三字成一字以表一意者。如人与言为信,止与戈为武

檀槽

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亦指琵琶等乐器。 唐 李贺 《感春》诗:“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王琦 汇解:“ 唐 人所谓胡琴,应是五弦琵琶耳。檀槽,谓以紫檀木为琵琶槽。” 宋 张先 《西江月》词:“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檀槽初抱更安详,立向尊前一行。” 清 钱谦益 《吴门寄陆仲谋大参》诗:“檀槽奏罢翻新曲,樺烛烧残覆旧棋。” 郑泽 《有寄》诗:“与君同唱《江南好》,多恐檀槽未断肠。”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荣辱

荣耀和耻辱

荣辱与共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