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韵古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韵古堂原文

斯民三代语难删,每至溪堂辄赧颜。

韵古要当行古道,岂关十二镈钟间。

诗词问答

问:题韵古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韵古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韵古堂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四

参考注释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三代

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语难

谓因愤激而出语艰涩,说话不流利。《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説之。” 陆德明 释文:“语难,如字。艰难也;勇士愤气积於心胷,言不流利也。”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环寇之师,殆且十万,瞋目语难,自以为武人,不肯循法度。頡頏作气势,窃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属也。” 宋 刘敞 《与吴九论武学书》:“夫縵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按剑而疾视者,此所谓勇力之人也。”

溪堂

(1).临溪的堂舍。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2).堂名。 宋 辛弃疾 《满庭芳·游豫章东湖再用韵》词:“ 溪堂 好,且拚一醉,倚杖读 韩 碑。” 邓广铭 笺注:“ 韩愈 有《鄆州溪堂诗》,诗前有长序,记 溪堂 修建因由。”

赧颜

羞惭脸红;惭愧。 明 沉受先 《三元记·秉操》:“正气漫漫衝斗牛,教我赧颜红颊目含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如今又去帮衬别家,好不赧颜。”《文明小史》第十四回:“这位 孟老夫子 自觉赧颜,不到年底,先自辞馆。”

当行

(1).旧时工匠应官府之差,谓之“当行”。 宋 岳珂 《愧郯录·京师木工》:“今世郡县官府营缮创缔,募匠庀役,凡木工率计在市之朴斲规矩者,虽扂楔之技无能逃。平时皆籍其姓名,鳞差以俟命,谓之当行。”

(2).指为官府当差的行业。《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新近又添了当行。凡是官府送那乡宦举人的牌扁;衙门里边做甚么断间版隔;提学按临棚里边铺的地平板;出决重囚,木驴桩橛:这都是棺材铺里备办。”

(1).本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二折:“谁着你烧窰人不卖当行货,倒学那打劫的僂儸。”

(2).内行;对某种业务或工作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评汇二》:“如 老杜 之入 蜀 ,篇篇合作,语语当行,初学所当法也。” 陈毅 《失题》诗:“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

(3).指内行的人。 元 彭寿之 《八声甘州》套曲:“偷方觅便俏家风,当行识当行。”《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马二先生 明日来拜。他是个举业当行,要备个饭留他。”

古道

(1) 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

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邮里逐鸡难,亦无党也。——汉· 桓宽《盐铁论·殊路》

(2) 古朴

古道热肠

忠厚古道

(3) 古旧的路径

踏上石子铺的古道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唐· 李白《忆秦娥》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镈钟

见“ 鎛鐘 ”。

亦作“ 鎛钟 ”。古乐器名。小钟和大钟。单独悬挂,与编钟不同。《隋书·音乐志下》:“鎛鐘……即 黄帝 所命 伶伦 铸十二鐘和五音者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其鎛钟又长甬而震掉,其声不和。”《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先是,宫悬止有四鎛钟,杂以编钟、编磬、衡钟凡十六虡。” 胡三省 注:“凡钟十六枚同在于虡,谓之编钟,特悬者谓之鎛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