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有源闽中医官·其二

作者:高若凤 朝代:元代

送谢有源闽中医官·其二原文

斑资高下不须论,一步青云亦上恩。

小试参差医国手,有人称是野航孙。

诗词问答

问:送谢有源闽中医官·其二的作者是谁?答:高若凤
问:送谢有源闽中医官·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送谢有源闽中医官·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高若凤的名句有哪些?答:高若凤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皇元风雅卷之五

参考注释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一步

(1).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朱子语类》卷二:“只似在圆地上走,一人过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缓,差数步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

(2).谓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两口儿眉头暂开放。”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景德传灯录·灵龛禅师》:“出处非千佛,春来草自清,问碌碌地时如何?试进一步看。” 宋 真德秀 《西山语录·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云养心莫善於寡欲, 周子 又进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无, 颜子 三月不违者,已到无欲之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的意思,总等他进一步,功名成就,纔给他提亲呢。”《红楼梦》第七十回:“我们每日每人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儿去就完了。” 毛 *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三节:“要从这种斗争中去肃清公开的或隐藏的汉奸势力;要做到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

(4).长度名。历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为一步, 秦 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礼记·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为步。” 孔颖达 疏:“古者八寸为尺,今以 周 尺八尺为步,则一步有六尺四寸。”《新唐书·突厥传上》:“ 后魏 筑长城,议者以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万人。”

(5).中医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王冰 注:“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小试

(1).小加试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负曝闲谈》第十二回:“ 殷必佑 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听了心痒难熬,想出去小试其技。” 吴玉章 《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诗:“事本在人为,经纶权小试。”

(2).旧时太学生、童生应贡举及学政、府县之考试。 宋 陈亮 《上孝宗第三书》:“去年一发其狂论於小试之间,满学之士口语纷然,至腾谤以动朝路,数月而未已。”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清入仕之路》:“《宋史》所谓繆种流传,今日时文之弊,殆类此也。然此又不但科试为然,而提学宪臣之小试又有甚焉者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 邹 君 春帆 ……工於帖括,屡困小试。”参见“ 小考 ”。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医国

(1).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明 唐寅 《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

(2).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 清 钱谦益 《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人称

(1) 称呼、叫做。如:江湖人称飞刀华

(2) 语法专用词。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

野航

指农家小船。 唐 杜甫 《南邻》诗:“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七:“野航,田家小渡舟也。或谓之舴艋,谓形如蚱蜢,因以名之。” 清 赵翼 《年初偕同乡诸公艤舟亭探春半年间瀛坡稚存相继下世今日重游不胜存殁之感》诗:“曾联步屐探春光,今日重来泊野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