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

作者:李咸用 朝代:唐代

送人原文

少皞开宫行帝业,无刃金风剪红叶。
雁别边沙入暖云,蛩辞败草鸣香阁。
有客为儒二十霜,酣歌郢雪时飘扬。
不甘长在诸生下,束书携剑离家乡。
利爪鞲上鹰,雄文雾中豹。
可堪长与乌鸢噪,是宜摩碧汉以遐飞,出南山而远蹈。
况今大朝公道,天子文明,团团月树悬青青。
燕中有马如龙行,不换黄金无骏名。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一壶清酒酌离情,休向蒿中随雀跃。

诗词问答

问:送人的作者是谁?答:李咸用
问:送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咸用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咸用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44-45

参考注释

少皞

亦作“ 少昊 ”。传说中古代 东夷 集团首领,名 挚 (一作 质 ),号 金天氏 。 东夷 集团曾以鸟为图腾,相传 少皞 曾以鸟名为官名。传说 少皞 死后为西方之神。《左传·昭公十七年》:“ 郯子 曰:‘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 杜预 注:“ 少皞 , 金天氏 , 黄帝 之子, 己 姓之祖也。”《吕氏春秋·孟秋》:“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 少皞 。” 高诱 注:“庚辛,金日也。 少皞 ……以金德王天下,号为 金天氏 ,死配金,为西方金德之帝,为金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 羲和 鞭白日, 少昊 行清秋。” 明 何景明 《九咏》:“肆改辙兮西逝,遵 少皞 兮故域。”

帝业

帝王的事业或功业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诸葛亮传》

金风

指秋风

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风送爽

红叶

(1).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唐 杜牧 《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陈毅 《题西山红叶》诗:“ 西山 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2). 唐 代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后因以“红叶”为传情的媒介。 宋 晏几道 《虞美人》词:“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庆缘》:“一段姻缘天上来,何须红叶良媒。” 清 龚自珍 《小重山令》词:“碧玉寒门产 丽华 。误随红叶去,到天涯。”

(3).借指媒人。 沉从文 《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亲。’”参见“ 红叶题诗 ”。

边沙

(1).边地的沙砾。 唐 高骈 《边城听角》诗:“席箕风起雁声秋, 陇 水边沙满目愁。”

(2).借指边地。西北边地多沙漠,故称。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 仇兆鳌 注:“边沙,言远镇。” 唐 黄滔 《逢友人》诗:“瘴岭行衝夏,边沙住隔冬。” 明 何景明 《胡人猎图歌》:“边沙萧萧天北风,高林昼屯鞍马雄。”

暖云

指春天的云气。 唐 罗隐 《寄渭北徐从事》诗:“暖云慵堕柳垂枝,驄马 徐郎 过 渭桥 。” 明 虞谦 《春晓曲》:“暖云含雨浮碧空,香雾如烟湿瑶草。”

败草

枯萎的草

香阁

(1).青年妇女的内室。 唐 李白 《菩萨蛮》词:“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

(2).宫廷或佛寺的台阁。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香阁披青磴,琱臺控紫岑。”《元史·世祖纪七》:“乙酉,帝御香阁,命大乐署令 完颜椿 等肄文武乐。”

香閤:青年女子的住室。 唐 谢偃 《踏歌词》之二:“逶迤度香閤,顾步出兰闺。” 明 张景 《飞丸记·芸窗望遇》:“我听説你离香閤,吓得我魄散分。”

酣歌

尽兴歌唱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郢雪

见“ 郢中白雪 ”。

飘扬

(1) 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彩旗飘扬

(2) 好像在一股气流中飞扬或招展

她飞跑起来,外衣在身后飘扬

(3) 风搅动而摆动

一面旗帜在高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

不甘

不肯;非心所愿

不甘人下

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束书

(1).犹负籍。 唐 方干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诗:“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倒篋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梦锡 抱学有才……束书渡 淮 至 广陵 ,謁先主,辟置门下。”

(2).收起书籍。谓把书搁置一边。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明 唐顺之 《书丁近斋示孙卷后》:“今益衰且病,精力日减,於是经年束书不一观。”

家乡

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故乡

雄文

有才气、魄力的文章

可堪

用于问句句首,等于说“那堪”、“怎堪”,即“那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乌鸢

乌鸦和老鹰。均为贪食之鸟。《庄子·列御寇》:“ 庄子 将死,弟子欲厚葬之……曰:‘吾恐乌鳶之食夫子也。’” 前蜀 韦庄 《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诗:“阵前鼙鼓晴应响,城上乌鳶饱不飞。”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予拟一絶云:‘ 汉 将讨 楼兰 ,旗荡朔云破。战鼓半天声,乌鳶已相贺。’”

碧汉

碧天银汉的合称,即天空

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江总《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远蹈

(1).犹远行。 晋 夏侯谌 《东方朔画赞》:“跨世凌时,远蹈独游。”参见“ 远行 ”。

(2).犹远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辉音峻举,鸿风远蹈。腾义飞辞,涣其大号。”

大朝

(1).谓天子大会诸侯群臣。《穆天子传》卷一:“癸丑,天子大朝於 燕然之山 , 河水 之阿。”《后汉书·礼仪志中》:“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

(2).指朝会的场所。《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乾元殿 ,即 唐 之 含元殿 也,在 周 为外朝,在 唐 为大朝,冬至,元旦,立全仗,朝万国,在此殿也。”

(3).称居于正统的朝廷。 唐 郑谷 《寄边上从事》诗:“高垒观诸寨,全师护大朝。”《旧五代史·僭伪传一·李景》:“ 景 愿割 濠 、 寿 、 泗 、 楚 、 光 、 海 等六州之地,隶於大朝,乞罢攻讨。”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时 江 南称中原为大朝,贫弱不能有为, 熙载 终以北人故,不自安,因弥事荒讌,殆於废日。”

公道

(1) 公正的

对事实的公道的说明

(2) 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

公道话

不过,人可真是好人!又公道,又爽直。——《潘虎》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文明

(1) 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 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4) 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团团

(1) 圆圆的样子

团团似明月

(2) 引申为肥胖

面团团

(3) 圆月

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

(4) 簇聚的样子

树碧团团

(5) 围绕、旋转的样子

团团一遭土墙

(6) 全部;到处

团团寻踪迹

(7) 球状物

捏成团团

月树

月中桂树。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栽松蒔柏,与月树而交轮;刻角雕甍,共星楼而接翼。” 唐 李峤 《乌》诗:“联翩依月树,迢递绕风竿。”

青青

(1) 茂盛的样子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

(2) 墨绿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马如龙

(1).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 宋 王嵎 《夜行船》词:“曲水溅裙三月二,马如龙,鈿车如水。”参见“ 马如游龙 ”。

(2).形容马行疾速。语本《南史·曹景宗传》:“ 景宗 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 宋 陈师道 《和和叟第课还自都下》:“青云直上马如龙,来往泠然若御风。”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无骏

喻无才。骏,良马。 战国 时 燕昭王 欲招纳贤士以振兴国家, 郭隗 对他说:从前有人以五百金购买已死千里马之首,不期年而千里马三至,大王如欲招纳贤士,不妨“先从 隗 始”。 昭王 为筑 黄金台 而师之,于是天下贤士纷纷至 燕 。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为自谦无才之典。 唐 宋璟 《奉和御制赐诗应制》:“ 郭隗 惭无骏, 冯諼 愧有鱼。”

荆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 漳水 发源于此。山有 抱玉岩 ,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书·禹贡》:“导 嶓冢 ,至于 荆山 。” 孔 传:“ 荆山 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盖即 荆山 之称,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相传 禹 铸鼎于此。《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至于 荆山 。” 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禹贡》北条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县 南。”《后汉书·郡国志一·冯翊》 刘昭 注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禹 铸鼎於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荆渠 也。”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阌乡 南。相传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于此。亦名 覆釜山 。《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怀远县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郡国志》曰:‘ 平阿县 有 当涂山 , 淮 出于 荆山 之左, 当涂 之右,奔流二山之间,西扬涛北注之。’”《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帝驰至 荆山洪 ,距 赵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注:“ 荆山 在 濠州 钟离县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筑堰之地,今 怀远军 正治 荆山 。”

未遇

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宋 时有个鸿臚少卿,姓 满 ,因他做事没下稍,讳了名字不传,只叫他 满少卿 ;未遇时节,只叫他 满生 。”

良工

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马易御也,圣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上铜表》:“名罏化金,良工尽艺,方将盈金中藏。”《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三国演义》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无良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 翠 小像,日夜浇祷其下。”

掷鹊

北齐 刘昼 《新论·辩施》:“ 崑山 之下,以玉抵乌, 彭蠡 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此谓以玉投乌。后因以“掷鹊”喻有才而无所用。 唐 李咸用 《送人》诗:“ 荆山 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一壶

(1).一个盛物的葫芦。亦泛指一盛食之器。《战国策·中山策》:“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飡得士二人。”《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及市罢,輒跳入壶中。”《南史·隐逸传·僧岩》:“后忽为沙门,栖迟山谷,常以一壶自随。”

(2).道家传说壶中别有天地,因常以“一壶”喻宇宙或仙境。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唐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诗:“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元 许有壬 《琳宫词次安南王韵》:“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参见“ 壶天 ”、“ 壶公 ”。

(3).特指一壶酒。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之二:“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一:“当其得意时,万物寄一壶。”

清酒

(1) 古代指祭祀用的陈酒

(2) 清醇的酒;美酒

(3) 醒酒

食之可以清酒。——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离情

(1).绝离 * 。《管子·国蓄》:“以正人籍谓之离情,以正户籍谓之养赢。” 郭沫若 等集校:“《海王篇》‘藉於人,此隐情也’,《轻重甲篇》‘藉於万民,是隐情也’,彼二篇言‘隐情’,此言‘离情’,离与隐可为互训。盖隐则离,离则隐矣。意谓使人絶离 * 也。”

(2).别离的情绪。《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 李善 注:“言将乖之初,不忍便诀;欲离少选之顷,以遣离旷之情也。” 唐 谢逸 《柳梢青》词:“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

雀跃

(1) 高兴地或欢闹地活动

两只白鸽在绿色草坪上雀跃

(2) 如雀跳跃。比喻欣喜兴奋到极点

欢呼雀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