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送神

作者:佚名 朝代:唐代

原文

皇情悼往,祀议增设。钟鼓铿锵,羽旄昭晰。
掌礼云备,司筵告彻。乐以送神,灵其鉴阕。

诗词问答

问:《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送神》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皇情

皇帝的情意。《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化际无间,皇情爰眷。” 刘良 注:“皇情,谓天子之情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安陆昭王碑》:“皇情眷眷,虑深求瘼。”《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方丘歌》:“皇情虔,具寮肃。”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渐通 青塚 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增设

增添,加设

北京电视台1994年元旦起增设《英语新闻》节目

钟鼓

亦作“ 钟皷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凡乐事,钟皷以奏《九夏》。”

(2).借指音乐。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曷若我咸臻仁寿,共乐钟鼓。”

(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陈书·徐陵传》:“但山梁饮啄,非有意於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於钟鼓。”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汉 贾谊 《新书·数宁》:“使为治,劳知虑,苦身体,乏驰骋鐘鼓之乐,勿为可也。” 唐 韩愈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林园穷胜事,鐘鼓乐清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午门鐘鼓,凡上祀郊庙受朝贺,则鸣鐘鼓以为则。”

(2).钟和鼓。亦借指音乐。《吕氏春秋·顺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鐘鼓。” 唐 李涉 《六叹》诗:“但将鐘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若敬从上人之命,即止水后,诛求聚敛,广蓄姬侍,坐於鐘鼓之间,使家败而身疾,又如之何?”

(3).钟和鼓。古代击以报时之器。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復有楼臺衔暮景,不劳鐘鼓报新晴。”

(4).钟和鼓。佛教法器。 清 郑燮 《别梅鉴上人》诗:“云山有约怜狂客,鐘鼓无情老比邱。”

铿锵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羽旄

(1).乐舞时所执的雉羽和旄牛尾。《礼记·乐记》:“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郑玄 注:“羽,翟羽;旄,旄牛尾。文舞所执。”《庄子·天道》:“鐘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 宋 苏轼 《九成台铭》:“使耳闻天籟,则凡有形有声者,皆吾羽旄、干戚、管磬、匏絃。”

(2).古时常用鸟羽和旄牛尾为旗饰,故亦为旌旗的代称。《墨子·非攻中》:“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腐烂不反者,不可胜数。”《孟子·梁惠王下》:“今王田猎於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 宋 苏轼 《送范纯粹守庆州》诗:“羽旄照城闕,谈笑安边隅。”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七:“期门护蹕绕城皋,万乘 长杨 拥羽旄。”

昭晰

(1).清楚;明白。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戴幼起》:“既推独车,復表其上,为其饰伪,良亦昭晰。” 唐 陈昌言 《白日丽江皋》诗:“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而有实者,亦既昭晰无疑,优游有餘矣。”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 萧绎 所詮,尤为昭晰。”

(2).光亮,光耀。 三国 魏 曹丕 《济川赋》:“美玉昭晰以曜暉,明珠灼灼而流光。”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固以纷纶国牒,昭晰家声。”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忻万象之昭晰,张羣方之幽黝。”

掌礼

主持礼仪。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八折:“宠儿!两位新人俱到,不曾叫得掌礼的,怎好?便是你胡诌几句罢!” 茅盾 《子夜》十七:“ 孙吉人 就充了掌礼的。”

送神

(1).古代祭神,祭毕送之使去,谓之“送神”。《后汉书·礼仪志上》:“夜漏未尽七刻初纳,进熟食,送神,还,有司告事毕。”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清嘉录·念四夜送灶》引 清 郭麐 《送灶词》:“千家送神爆竹齐,小儿索饭门东啼。”

(2).指驱送鬼神。 逯斐 《猎人小屋·椰林喜曲》:“一锣鸣百锣和,用来驱鬼送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