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魏吉老若水轩

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题魏吉老若水轩原文

世情纪甘似醇酒,沾沾未必应心口。
覆手为雨翻手云,余耳安能保长久。
魏侯风味真可人,汪汪万顷江湖春。
相从草岁今日发,坐对小轩聊欠伸。

诗词问答

问:题魏吉老若水轩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题魏吉老若水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情纪

情理法纪。《宋书·郑鲜之传》:“先是, 兖州 刺史 滕恬 为 丁零 翟辽 所没,尸丧不反, 恬 子 羡 仕宦不废。议者嫌之。 桓玄 在 荆州 ,使羣僚博议, 鲜之 议曰:‘……见议者弘通情纪,每傍中庸,又云若许讥 滕 ,则恐亡身致命之仕,以此而不尽。’”

醇酒

味浓,香郁的纯正的美酒

沾沾

(1).自矜貌;自得貌。《新唐书·黎干传》:“﹝ 黎干 ﹞自负其辩,沾沾喜议论。” 明 张居正 《答司马杨二山书》:“此尤见公之襟度恢濶,非世之沾沾有己者可比也。”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把君诗卷聊过日,众中夸示欣沾沾。”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庸下者且沾沾规 日本 ,不悟彼之去封建近,而我之去封建远。”参见“ 沾沾自喜 ”。

(2).执着;拘执。《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何今日犹沾沾以叔侄之义,而欲冒险轻动乎?” 清 徐瑶 《太恨生传》:“且天下岂少良女子,而独沾沾於是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而我復麻木罔觉,挟无量巨资,不知所用,惟沾沾于微利以自贼。”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应心

(1).随心所欲。语出《庄子·天道》:“﹝ 轮扁 ﹞斲轮……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 晋 张华 《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唐 方干 《嘉兴县内池阁》诗:“指画应心成,周迴气象清。”

(2).符合心意,称心。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爷,这个正叫做没头公事,便要问时怕也难应心么。”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母亲就把女儿送过婆家去……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

覆手

(1).把手掌向下一翻。比喻事情容易办成。《后汉书·皇甫规传》:“今兴改善政,易於覆手,而羣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

(2).喻时间迅速。 唐 温庭筠 《醉歌》:“劝君莫惜金罇酒,年少须臾如覆手。” 宋 杨万里 《食蒸饼作》诗:“诗人一腹大於蝉,飢饱翻手覆手间。”

(3).古射礼。用右手由弓上取矢。《仪礼·乡射礼》:“下射进坐,横弓覆手,自弓上取一个兴,其他如上射。” 郑玄 注:“覆手,由弓上取矢者,以左手在弓里,右手从表取之,亦便。”

(4).古饮宴礼。饭后用手抹嘴。《礼记·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 孔颖达 疏:“覆手者,谓食饱必覆手以循口边,恐有殽粒污著之也。”《管子·弟子职》:“既食乃饱,循咡覆手。”

翻手

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春菜》:“生葅入汤翻手成,芼以薑橙夸缕抹。”《七国春秋平话》卷中:“你是好汉,有将才,敢对阵相持?交我去取些小兵,来阵上捉你,如翻手耳。”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眼底相看已壮龄,世间万事真翻手。”《三国演义》第三回:“﹝ 鲁肃 ﹞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

余耳

秦 末 陈馀 、 张耳 的并称。 陈馀 、 张耳 ,原为刎颈之交,居约时,相然信死,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交友不终。后因以为势利之友的典故。 明 高启 《北郭秋夜喜徐幼文远来兼南游》诗:“愿君穷达存此心,勿使千年笑 餘 耳 。”参阅《汉书·张耳陈馀传》。

保长

凤凰昼鸣之称。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凤﹞昼鸣曰保长。”一说为凤凰夜鸣之称。《宋书·符瑞志中》:“﹝凤凰﹞夜鸣曰保长。”

(1). 宋 代乡兵制度,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一人。《宋史·兵志六》:“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

(2).旧时保甲制中每保的头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选保甲长》:“所谓保长者,邑分四乡,乡立一长,谓之保长。不曰乡而曰保者,以乡别有长,所以管摄钱穀诸事,而保长乃专司盗逃奸宄,不与乎其他者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 钱文贵 ﹞同保长们都有来往,称兄道弟。”参见参见“保甲”。

风味

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可人

适合人的心意

汪汪

(1) 形容眼泪盈眶

泪汪汪的

(2) 深广的样子;广阔的样子;水充盈的样子

汪汪的湖面

(3) 犬吠声音

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欠伸

疲倦时打呵欠、伸懒腰

惊觉欠伸。——《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