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

作者:尹志平 朝代:元代

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原文

越过灵仙壶水傍。
西河饯送,诚厚难忘。
未能款话便登程。
度岭严寒,来意匆忙。
幸得和平达道乡。
浑源丰足,诸事安康。
有人东去寄新词,报与知音,表我行藏。

诗词问答

问: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的作者是谁?答:尹志平
问: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尹志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尹志平名句大全

尹志平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书法欣赏

尹志平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书法作品欣赏
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越过

经过或超过;渡过;跨过

越过山峰,我们发现脚下是个大峡谷

灵仙

神仙。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 方丈 、 蓬莱 ,登陆则有 四明 、 天台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唐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景》诗:“药妙灵仙宝,境华巖壑选。” 宋 范仲淹 《太清宫九咏》序:“览灵仙之区,异其八物。益以宫题,而成九咏。”

西河

(1)

(2) 古地区名,春秋时指卫国的沿黄河地区(今河南浚县、滑县地区),在卫之西境

(3) 战国时魏国黄河以西之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的一段

饯送

设酒送别。 晋 陶潜 《咏二疏》:“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 苟才 得了信,这一天下午,便备了极丰盛的筵席,饯送 宪太太 。”

诚厚

诚实宽厚。 唐 权德舆 《奉送从叔赴任鄱阳序》:“叔父端懿诚厚,退然自牧,博洽前载,不以沽名待价为心。”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薛公神道碑文铭》:“性诚厚温重,然而欢爱亲戚,及为大官,远近多归之。”

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款话

恳谈。 唐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诗:“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岐路剩霑襟。”《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小庵事冗,不及款话,如日后寄音信,但请垂諭!”

登程

上路,出发

严寒

极度寒冷

严寒的北方

严寒天气

来意

(1) 到这里来的意图

请说明来意

(2) 未来的情况

来意如何

匆忙

匆促;忙碌

幸得

(1).幸而;幸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 胡三公子 ,幸得 胡 家时运高,不得上算。”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哎呀,今晚上幸得遇到你们!’她深感庆幸地说。”

(2).有幸能够。 宋 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 宋 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歟!”

和平

(1)

(2) 非暴力的;不通过战争方式的

采取和平战略

(3) 指没有敌对、争端或骚乱的

和平的环境

(4) 没有战争的

和平的方法

(5) 心平气和,和洽安宁;温和的;不猛烈的

药性和平

道乡

修道之地;仙境。 唐 杜荀鹤 《送友人宰浔阳》诗:“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 宋 楼钥 《送刘德修少卿潼川漕》诗:“承君送道乡,硬语吁可畏。”

丰足

(1) 丰富充足

衣食丰足

(2) 以丰富为特征的,构成丰富的或大量存在的

(3) 产量大的

收成丰足

诸事

对个人产生影响的事物的总和

我希望你诸事顺利

安康

身体健康,生活安稳

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新词

(1).新作的诗词。 唐 刘禹锡 《踏歌词》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鷓鴣鸣。”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 南朝 阮司马 ,累儂夫壻病愁多。” 鲁迅 《赠人》诗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2).新产生的词语。如:近些年产生的科技新词如激光、航天飞机、超导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3).没有学过的词语。如:为了校正发音和多学些新词,她天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讲座。

与知

(1).犹与闻。《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公孙免餘 ﹞对曰:‘臣杀之,君勿与知。’乃与 公孙无地 、 公孙臣 谋,使攻 宁氏 。”《国语·晋语二》:“ 重耳 、 夷吾 与知 共君 之事。”

(2).预先知晓。《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夫贵人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説者与知焉,则身危。” 张守节 正义:“人主先得其计己功,説者知前发其踪跡,身必危亡。”

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