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 枰棋

作者:丘处机 朝代:元代

无俗念 枰棋原文

前程路远,未昭彰、金玉仙姿灵质。
寂寞无功天赐我,棋局开颜销日。
古柏岩前,清风台上,宛转晨餐毕。
幽人来访,雅怀闲*机密。
初似海上江边,三三五五,乱鹤群鸦出。
打节冲关成陈势,错杂蛟龙蟠屈。
妙算嘉谋,斜飞正跳,万变皆归一。
含弘神用,不关方外经术。

诗词问答

问:无俗念 枰棋的作者是谁?答:丘处机
问:无俗念 枰棋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无俗念 枰棋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丘处机的名句有哪些?答:丘处机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前程

(1) 前面的路程

前程艰难

(2) 比喻未来在功业上的成就

锦绣前程

前程远大

(3) 特指婚姻

(4) 旧时指读书人或官员的功名、官职等

昭彰

显而易见;深重;远扬

丑行昭彰

信义昭彰。——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金玉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仙姿

(1).仙人的风姿。形容清雅秀逸的姿容。 唐 郑嵎 《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襟袖皆仙姿。” 明 屠隆 《彩毫记·夫妻玩赏》:“佛果前身号 金粟 ,仙姿现世是 青莲 。”

(2).用以形容非凡的姿貌。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仙姿不受凡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二:“但见那--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

灵质

美好的姿质。 唐 卢照邻 《驯鸢赋》:“孕天然之灵质,禀大块之奇工。”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无功

没有功劳

天赐

(1).上天赐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过 卫 ……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水浒传》第三三回:“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

(2).天子的赏赐。 唐 崔枢 《赐耆老布帛》诗:“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 宋 梅尧臣 《送谢舍人奉使北朝》诗:“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棋局

(1) 对阵的形势

(2) 旧指棋盘

开颜

露出微笑

孩子们个个笑开颜

销日

消磨时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唐 白居易 《官舍闲题》诗:“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 宋 欧阳修 《试笔·学书工拙》:“每书字……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稍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销日,何用较其工拙?”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晨餐

亦作“ 晨飡 ”。早饭;早晨吃饭。 晋 束晳 《补亡诗六首·南陔》:“馨尔夕膳,絜尔晨飡。” 唐 韦应物 《送张侍御秘书江左觐省》诗:“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唐 姚合 《寄默然上人》诗:“晨餐夜復眠,日与月相连。”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来访

来此访问;造访

欢迎来访

雅怀

高雅的情怀

机密

(1)

(2) 只能少数人知道的秘密

(3) 重要而须严守秘密的事情

使参机密。——明·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不得泄漏 * )

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三三五五

三个五个聚集在一起。 唐 李白 《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宋 苏轼 《浣溪沙》词:“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三国演义》第四八回:“次日,寨中三三五五,交头接耳而説。”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七章:“ 兰英 和 银凤 们招呼着众妇女,三三五五走了。”

错杂

交错掺杂;混杂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清稗类钞·战事类》

老幼错杂

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蟠屈

(1).盘旋屈曲;回环曲折。《太平广记》卷四五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黄》:“但见枯槐树中,有大蛇蟠屈之跡。”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功德寺》:“寺两侧皆古松,枝柯青翠,蟠屈覆地,盖塞外别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朱佩茝》:“ 朱 试往观,物方蟠屈,闭目如睡。”

(2).抑郁纠结。 宋 苏舜钦 《答韩持国书》:“心志蟠屈不开,固亦极矣!”

妙算

妙计策;神奇的计谋

神机妙算

嘉谋

高明的经国谋略。《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汉书·成帝纪》:“冀闻切言嘉谋,匡朕之不逮。”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建都》:“安土重迁,谁敢轻议及此,藉曰有之亦必枢密嘉谋,草野恶得而妄参耶?”

归一

亦作“ 归壹 ”。1.统一;一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致化归一,分教斯五。” 宋 苏轼 《申省乞罢详定役法状》:“所贵议论归一。” 宋 叶适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及 董仲舒 稍推明之,与人主意合,则杂家异学始絀,而归壹於 孔 氏矣。”《元代白话碑集录》附录一《重编百丈清规圣旨》:“教 大龙翔集庆寺 笑隐长老 为头,拣选有本事的和尚,好生校正归一者。”

(2).犹规矩。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我怎生不归一?我是第一个归一的人。”

含弘

包容博厚。《易·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孔颖达 疏:“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类之物皆得亨通。”后因指恩德广被,宽厚仁慈。《后汉书·刘恺传》:“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唐 刘禹锡 《请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七章:“拯溺含弘,公何岂弟!”

神用

(1).神明的作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 刘良 注:“其不可穷究者,其唯神明之用者乎!”《隋书·高祖纪上》:“王受天明命,叡德在躬,救頽运之艰,匡坠地之业……至德合於造化,神用洽於天壤。”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2).精神的功能。《南史·梁哀太子大器传》:“太子性宽和,兼神用端嶷,在贼中每不屈意。”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诗:“诗书礼乐适足衰人之神用,宗族朋友不足驻人之頽年。”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万回师 , 閿乡 人也。神用若不足,谓愚而痴,无所知。”

不关

不牵涉;不涉及。《韩非子·内储说上》:“无弃灰所易也,断手所恶也,行所易不关所恶,古人以为易,故行之。” 晋 陆云 《谢平原内史表》:“片言隻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跡,皆可推校。” 唐 司空图 《偶书》诗之一:“鶯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 茅盾 《子夜》十三:“明儿 三先生 生气,可不关我的事。”

方外

(1) 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彼游方之外者也。——《庄子·大宗师》

(2) 边远所在,异域

经术

犹经学。《史记·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 唐 张祜 《投常州从兄中丞》诗:“史材谁是伍,经术世无双。”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罢黜诗赋崇经术,儒生讲习 丘 与 軻 。” 章炳麟 《黄先生传》:“余少时从本师 德清 俞君 游,亦数謁先生。先师任自然,而先生严,重经术,亦各从其性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