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代

遣兴原文

一落颠崖不自由,春风相对说牢愁。
稚驴黑月光中吼,饥鼠青灯影下游。
岂料乾坤成堕甑,始知身世是虚舟。
遥怜海上今尘土,前代风流不肯休。

诗词问答

问:遣兴的作者是谁?答:文天祥
问:遣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文天祥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天祥名句大全

文天祥遣兴书法欣赏

文天祥遣兴书法作品欣赏
遣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落

(1).指一个营聚。《新唐书·王承乾传》:“又好 突厥 言及所服,选貌类 胡 者,被以羊裘辫髮,五人建一落,张毡舍。”

(2).表数量。用于重迭在一起的东西。 冰心 《张嫂》:“ 张嫂 已把洗好的衣服被单,送了上来……一落的都放在我的床上。”如:一落碟子;一落儿书。

颠崖

亦作“ 颠崕 ”。高耸的山崖;山崖之上。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之十:“颠崖一陷落千寻,奴僕偏生负主心。” 元 郑元祐 《游支硎南峰》诗:“马骑仄径犹存石,鹤放颠崖尚有亭。”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边墻之工,卒岁不休,转石颠崖,伐树深涧。”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抹脸儿术》:“或戎服乘马,驰於颠崕絶壑之中。”

自由

(1) 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自由的国家和民族

认为过独身生活要比结婚的人生活自由得多

(2)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

信仰自由

出版自由

(3) 哲学上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牢愁

忧愁,忧郁。《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宋 刘克庄 《次韵实之春日五和》之二:“牢愁余髮五分白,健思君才十倍多。” 清 姚世钧 《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乍晴乍雨天气换,一杯聊復消牢愁。” 茅盾 《追求》一:“他只能用他那一双倦于谛视人生的眼睛来倾吐胸中的无限牢愁。”

黑月

即黑分。《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又法黑月八日夜,於寒林中取 母耶摩奴沙 坐其上,念诵满一万徧,彼 摩奴沙 即动耳。”《云笈七籤》卷六三:“经曰:十五日前为白月,阳符火木用事;后十五日为黑月,阴符金水用事。” 宋 苏轼 《留别蹇道士拱辰》诗:“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参见“ 黑分 ”。

青灯

(1).亦作“ 青鐙 ”。光线青荧的油灯。 唐 韦应物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

(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 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下游

(1) 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区

(2) 比喻落后的地位

坤成

节名。 宋哲宗 即位后,将其嫡母 向太后 生日定为坤成节。因《易·繫辞上》有“坤作成物”语,故称。《宋史·礼志十五》:“ 哲宗 即位,詔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日为坤成节。” 宋 苏辙 《三论熙河边事札子》:“然臣窃语 夏国 所遣坤成使臣适至京师,而国中遂敢举兵攻城略无所忌者,意谓筑城之役,曲在 熙河 。”

堕甑

《后汉书·孟敏传》:“﹝ 孟敏 ﹞客居 太原 。荷甑墯地,不顾而去。 林宗 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后因以“堕甑”比喻事已过去,无法挽回,不必再作无益的回顾。 宋 陆游 《三月十六日作》诗:“功名堕甑谁能问,羞作饥鹰夜掣韛。” 吴恭亨 《感时二首寄君复钝庵》诗:“游山歷歷诗堪霸,堕甑沉沉口不谈。”

身世

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你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 明 何景明 《内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盗贼弗怨;虚舟之触,褊心弗怒:无意也。”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金 卢挚 《折桂令·武昌怀古》曲:“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清 刘荻 《题陈世长舫斋》诗:“想到虚舟百事慵,当窗端只爱云峰。”

(4).轻捷之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尘土

细小的土灰

前代

(1).以前的朝代。《书·周官》:“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 汉 张衡 《西京赋》:“有 凭虚公子 者,心奓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宋书·乐志一》:“ 秦 、 汉 闕采诗之官,哥咏多因前代,与时事既不相应,且无以垂示后昆。”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前代修史,左史纪言,右史纪动。” 章炳麟 《辨诗》:“余以为古者礼乐未兴,则因袭前代。”

(2).指前一朝或前一代。 汉 孔融 《荐祢衡疏》:“ 贾谊 求试属国,诡係单于; 终军 欲以长缨牵致劲 越 。弱冠慷慨,前代美之。”《红楼梦》第七八回:“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奬而遗落未经奏请各项人等。”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