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作者:朱庆馀 朝代:唐代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原文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
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余雪在,浩渺暮云平。
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
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诗词问答

问: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的作者是谁?答:朱庆馀
问: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朱庆馀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庆馀名句大全

朱庆馀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书法欣赏

朱庆馀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书法作品欣赏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15-1

参考注释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远色

远天的颜色。 隋 薛道衡 《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元 马臻 《德清夜泊》诗:“远色变昏晦,卸帆依浅沙。”

不近女色。《礼记·坊记》:“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 清 唐甄 《潜书·两权》:“今有厚养之士,节食,远色,导气,服药,身无疾病,可以长年。”

望中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沙痕

沙上的痕迹。 唐 王建 《上张弘靖相公》诗:“草开旧路沙痕在,日照新池凤跡重。” 宋 叶梦得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词:“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 清 查慎行 《雨后发丰乐镇渡漳河》诗:“青山濛濛作云气,白浪滚滚留沙痕。”

月魄

(1).指月初生或圆而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亦泛指月亮,月光。《汉武帝内传》:“致日精得阳光之珠,求月魄获黄水之华。” 唐 李商隐 《街西池馆》诗:“疎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元 柯九思 《送林彦清归永嘉》诗:“遥瞻 广寒殿 , 素娥 正凭阑。白兔擣月魄,指顾成神丹。”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日月合璧……旋见一红一黑者,大如车轮,并行而上,不差累黍。红者,炽若火毬,光华四射;黑者,色甚晦,暗如泼墨,盖即晦夜之月魄也。” 章炳麟 《四感论》:“又观月魄与海水者,终日折旋,而今月之明,不能加于古月;今潮之盛,不能过于古潮。安得所谓进化者。”

(2).道教语。以日为阳,称日魂;以月为阴,称月魄。

周回

亦作“ 周迴 ”。 1.周围。《汉书·刘向传》:“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 唐 李咸用 《春日题陈正字林亭》诗:“周迴胜异似仙乡,稍减愁人日月长。”《水浒传》第一○八回:“须臾雾起,把西京一座城池周回都遮漫了。”

(2).环绕;回环。《魏书·艺术传·张渊》:“园苑周回以曲列,仓廪区别而殊形。”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园亭楼阁﹞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

(3).循环;反复。《文选·卢谌<赠刘琨诗>》:“天地盈虚,寒暑周迴。” 李善 注:“言物极必反也。”《宋书·南郡王义宣传》:“ 王玄謨 书报 义宣 曰:‘环念周回,始悟知己之为难也。’” 许杰 《关于<明日的文学>的回忆》:“书卖出去了,收回成本,再来印书,这样展转周回……反复无穷。”

亦作“ 週回 ”。周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又种薤十根,令週迴瓮,居瓜子外。”《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越客》:“及晓,则大发人徒,求骸骨於山野间,週迴远近,曾无踪跡。”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寺宇週廻,贼军间列稍寧贴。”《元典章·圣政二·赈饥贫》:“ 大都 週回百里,其餘禁断去处,并山场河泊,依旧例并行开禁,听从民便採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週迴花木,栽植得整整齐齐。”

浩渺

广阔无边

江湖浩渺足春水。——赵孟頫《送高仁卿还湖州》

兰棹

兰舟。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玉牕之归步愁举,兰棹之移声忍闻。” 唐 张松龄 《渔父》词之八:“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鱸鱼不钓名。”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书房私会》:“谁料渔人冲波使兰棹,雄向沙头困,雌向溪边遶。”参见“ 兰舟 ”。

波荡

水波摇荡。比喻动荡、不稳定

石鲸

石雕的鲸鱼。《三辅黄图·池沼》:“池( 昆明池 )中有 豫章臺 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 隋 江总 《秋日游昆明池》诗:“蝉噪金隄柳,鷺饮石鲸波。” 唐 储光羲 《游昆明池思古》诗:“石鲸既蹭蹬,女牛亦流离。” 清 孙中岳 《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

劫灰

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谓劫火的馀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 汉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问 东方朔 。 朔 云:‘不知,可问 西域 胡人。’后 法兰 既至,众人追以问之, 兰 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后因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宋 陆游 《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明 赵诒琛 《<逸老堂诗话>跋》:“癸丑夏六月,遭乱,所有藏书数万卷,一旦尽失,而是书原本亦遭刦灰。” 清 吕留良 《<赖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荡,刦灰昼飞,猿鹤虫沙,苍黄类化。” 清 金农 《褚先生老毁儒服寄赠》诗:“歷尽刧灰人隔世,飈轮辗破 * 升。” 清 黄遵宪 《铁汉楼歌》:“頽垣败瓦不可踏,刼灰昏黑堆成隅。” 陈三立 《书感》诗:“八骏西游问刧灰,关河中断有餘哀。” 陈毅 《偷渡梅关》诗:“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 梅关 著劫灰。”

难问

(1).提出疑问;请教。 汉 王充 《论衡·问孔》:“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诸兄每读经传,輒下意难问。”

(2).民歌体裁的一种。有如谜语,两人合唱,以一问一答形式出现。如:(问)啥人数得清天上星?啥人数得清鳜鱼鳞?(答)太白金星数得清天上星, 姜太公 数得清鳜鱼鳞。我国东南各省如 江苏 、 广东 等地民间都很流行。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谜有三种:一、事物谜,二、字谜,三、难问, 锺先生 《广州谜语序》称为‘诘难体’……我以为要恰切一点,把它称为‘谜歌’。”

知名

(1) 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知名人士

(2) 闻知其名声或名字

岸旁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3) 告知姓名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

自省

自我反省

好好自省一番

追赏

(1).补加封赏。《魏书·源子恭传》:“以 子恭 前在 豫州 战功,追赏 襄城县开国男 ,食邑二百户。”

(2).追随游赏。《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 宋 苏辙 《登真兴寺楼赋》:“非有意於求慕兮,徒今世之追赏。”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