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江轩寄卢端公

作者:赵嘏 朝代:唐代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原文

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
万艘俱拥棹,上客独吟诗。
路以重湖阻,心将小谢期。
渚云愁正断,江雁重惊悲。
笑忆游星子,歌寻罢贵池。
梦来孤岛在,醉醒百忧随。
戍迥烟生晚,江寒鸟过迟。
问山樵者对,经雨钓船移。
敢叹今留滞,犹胜曩别离。
醉从陶令得,善必丈人知。
道蹇才何取,恩深剑不疑。
此身同岸柳,只待变寒枝。

诗词问答

问:岁暮江轩寄卢端公的作者是谁?答:赵嘏
问:岁暮江轩寄卢端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岁暮江轩寄卢端公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赵嘏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嘏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积水

(1) 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长风

(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上客

上宾;尊贵的客人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吟诗

(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重湖

洞庭湖 的别称。 湖南 洞庭湖 南与 青草湖 相通,故称。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星沙初下,望 重湖 远水,长云漠漠。” 清 文廷式 《过洞庭湖》诗:“借取 重湖 八百里,肄吾十万水犀军。” 贺锦斋 《西江月》词:“莫道 重湖 似海深,未抵寃仇一半。”

小谢

(1).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族弟 谢惠连 。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宋法曹参军谢惠连》:“ 小谢 才思富捷……《秋怀》、《擣衣》之作,虽復 灵运 鋭思,亦何以加焉。”

(2).他人之弟的美称。 清 宋琬 《寓侯记原秬园》诗之六:“知君怜 小谢 ,池草任荒芜。”原注:“令弟 研德 ,贤而早夭。”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蓬莱 文章 建安 骨,中间 小谢 又清发。” 清 王士禛 《太白祠》诗:“ 小谢 东田近, 开元 旧事非。”

(4).指 东晋 谢安 之侄 谢玄 。 元 马祖常 《杂咏》之一:“ 浮山堰 逐 降王 去, 淝水 波因 小谢 收。”

云愁

指阴暗的天色。 隋 江总 《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云愁数处黑,木落几枝黄。” 唐 独孤及 《梦远游赋》:“顾兔呀以蚀月兮,天地闭而云愁。”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见月黑云愁。”

星子

细小物 b 〈方〉∶指星星

满天星子

孤岛

离大陆很远,周围没有其他岛屿的岛

百忧

种种忧虑。《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诗:“近闻宽法离 新州 ,想见怀归尚百忧。”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诗:“一日百忧生,戚戚独茧蚕。”

寒鸟

寒天的鸟;受冻的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晋 陆机 《苦寒行》:“阴云兴巖侧,悲风鸣树端,不覩白日景,但闻寒鸟喧。” 唐 韦应物 《同越琅琊山》诗:“餘食施庭寒鸟下,破衣桂树老僧亡。” 宋 梅尧臣 《过鸣雁城》诗:“代谢随秋草,英灵化死灰,我来空咏古,寒鸟有餘哀。”

山樵

樵夫。 宋 米芾 《观音岩》诗:“鲍饵有时邀楚钓,海云常觉护山樵。” 清 顾炎武 《劳山歌》:“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会鼓声逢逢。”

钓船

渔船。

留滞

亦作“ 留蹛 ”。1.停留;羁留。《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 周南 ,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唐 王建 《荆门行》:“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復白头在天涯。”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道光 丙申,余留滞 岭 外者,再閲岁矣。” 冰心 《六一姊》:“ 余妈 还舍不得走……她知道我万不愿再留滞了,只得站起来谢了 六一姊 ,又和四围的村妇纷纷道别。”

(2).指扣留,强行留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

(3).搁置;阻塞。《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柔 ﹞处法允当,狱无留滞。”《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宾客满席, 俭 应接銓序,傍无留滞。” 宋 司马光 《乞与诸位往来商量公事札子》:“其执政有欲商量公事者……所贵论议详尽,事无留滞。” 孙中山 《建国方略·国际共同开发实业计划》:“假使外国银行先遵正当之途……然后与政府订契约,则事顺易行,岂复有留滞之忧?”

(4).指搁置之事。《北齐书·循吏传·郎基》:“﹝ 基 ﹞后带 潁川郡 ,积年留滞,数日之中剖判咸尽。”

(5).屯积东西;积聚。《史记·平準书》:“日者,大将军攻 匈奴 ,斩首虏万九千级,留蹛无所食。” 司马贞 索隐:“留蹛无所食。墆(蹛)音迭,谓贮也。 韦昭 音滞,谓积也。又按《古今字詁》墆今‘滞’字,则墆与滞同。按,谓富人贮滞积穀,则贫者无所食也。”《后汉书·段熲传》:“ 匈奴 、种 羌 ,并擅其地,是为癕疽伏疾,留滞胁下,如不加诛,转就滋大。”

(6).指身处困境。《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 王逸 注:“言年已过五十,而輡軻沉滞,卒无所逢遇也。” 唐 杜甫 《引水》诗:“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宋 司马光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诗:“知君留滞久,从此欲腾驤。”

(7).指身处困境之人。《汉书·儒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 颜师古 注:“言治礼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学习礼义而为之,又所以迁擢留滞之人。”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陶令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頫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 *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丈人

(1) 岳父,妻子的父亲

(2) 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遇丈人,以杖荷蓧。——《论语·微子》

我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蹇才

拙劣的才能。 清 黄景仁 《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感君意厚借餘论,愧我蹇才同伏驼。”

何取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宋 秦观 《王俭论》:“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