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严二郎奉礼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与严二郎奉礼别原文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
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诗词问答

问:与严二郎奉礼别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与严二郎奉礼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与严二郎奉礼别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书法欣赏

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书法作品欣赏
与严二郎奉礼别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34_18

参考注释

暖眼

谓热情看待。与“冷眼”相对。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西游补》第三回:“只是可怜 孙行者 ,下界西方路上又恨他,上界又怨他,佛祖处又有人送风, 观音 见佛祖怪他,他决不敢暖眼。”

老病

(1).年老多病。《汉书·韦贤传》:“时 贤 七十餘,为相五岁,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后汉书·应劭传》:“故 胶西 相 董仲舒 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 张汤 亲至陋巷,问其得失。”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2).旧病。曾经患过而未根治的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 陈先生 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

缠身

纠缠住身子。形容不能解脱。《诗刊》1981年第1期:“ 曹村 本是钉螺窝,瘟病缠身枯骨瘦。”

出涕

因伤心而流眼泪。《易·离》:“出涕沱若。” 孔颖达 疏:“所以出涕滂沱,忧戚而咨嗟也。”《诗·小雅·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梅尧臣 《永叔自南阳至余郊迓马首访谢公奄然相与流涕作是诗以写怀》:“及郊逢故友,出涕各霑襦。”

斜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纳凉》诗:“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阴。” 宋 王安石 《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飞絮晚悠颺,斜日波纹映画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行人於斜日将堕之时……涕不可仰。”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商歌

悲凉的歌。商声凄凉悲切,故称。《淮南子·道应训》:“ 宁戚 饭牛车下,望见 桓公 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 桓公 闻之,抚其僕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此 宁子 商歌之秋,而 吕望 所以投纶而逝也。”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滥窃商歌听,时忧 卞 泣诛。”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微躯

微贱的身躯。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委微躯於帝室,充末列於椒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清 周亮工 《西禅寺留别》诗:“微躯未敢厌烽烟,祖帐羣公尽大贤。”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假使我们能救他们,便牺牲却一己底微躯,也正是人生底无上幸福。”

遥闻

(1).远远地听到。《吕氏春秋·长攻》:“因以 代君 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 南唐 张佖 《晚次湘源县》诗:“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我遥闻北窗外吃吃有笑声,室中弗闻也。”

(2).在远处嗅。 唐 韩愈 《风折花枝》诗:“浮艷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盛礼

(1).盛大的礼仪。 晋 刘琨 《劝进表》:“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闕庭,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明 刘基 《牡丹会诗序》:“予尝见世俗之为宴集,大率以声色为盛礼。”

(2).丰厚的礼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邹老人 ﹞当下就央了一封先容的荐书,备了一副盛礼去謁 徐公 。”

山东

中国东部沿海的省,简称鲁。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8493 万(1990),省会济南。山东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烟草居 全国前列,烟台苹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胜利油田及由此发展的石油化工在国内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黄金产地

阙下

(1).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史记·梁孝王世家》:“於是 梁王 伏斧质於闕下,谢罪,然后太后、 景帝 大喜,相泣,復如故。”《后汉书·南蛮传》:“﹝帝﹞下令之后, 槃瓠 遂衔人头造闕下。”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宰相有二亲》:“其年,从 周太祖 征 河中 ,次年献捷闕下。”

(2).借指京城。 唐 贾岛 《寄毗陵彻公》诗之二:“别离从闕下,道路向 山阴 。”《明史·选举志三》:“推(推官)、知(知县)拟擢臺省,候命闕下,去留不得自如。”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 鼐 以疾还,君留闕下。”

受降

(1) 接受敌方投降

受降仪式

(2) 投降

快快下马来受降

书报

图书报刊的合称

旅人

(1).官名。掌管割烹之事。《仪礼·公食大夫礼》:“雍人以俎入,陈于鼎南;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退。” 郑玄 注:“旅人,雍人之属旅食者也。”

(2).客居在外的人。《国语·晋语八》:“ 孙林甫 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 韦昭 注:“旅,客也。言寄客之人不敢违命。”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上戍石鼓山》诗:“旅人心长久,忧忧自相接。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 山 东羣盗散,闕下受降频。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3).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 唐 任翻 《秋晚途次》诗:“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朱子语类》卷五九:“如 孔子 之圣……终身栖栖为旅人,又仅得中寿。” 明 徐士俊 《汪十四传》:“愿乞壮士,重过 西川 ……俾啸聚之徒,大不得志於我旅人也。” 王西彦 《鱼鬼》:“远道的旅人或许会对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上的孤松)的存在发出惊叹,感到生命的不可思议。”

(4).众人,庶民百姓。 唐 罗隐 《谗书·刻严陵钓台》:“今之世风俗偷薄,禄位相尚,朝为一旅人,暮为九品官,而骨肉亲戚已有差等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