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制帅

作者:王之望 朝代:宋代

再和制帅原文

武林一别几经秋,谁料同为锦里游。
蒹苇已瑶树倚,琼琚仍愧木瓜投。
小诗勉向忙中和,大白难禁醉裹酬。
他日东南陪晤语,故应相对话刀州。

诗词问答

问:再和制帅的作者是谁?答:王之望
问:再和制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望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望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武林

(1).旧时 杭州 的别称,以 武林山 得名。 宋 苏轼 《送子由使契丹》诗:“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 武林 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自家 武林 兰瑛 ,表字 田叔 ,自幼驰声画苑。” 林纾 《重修宋辅文侯牛公墓记》:“ 武林 为东南山水名区。” 叶叶 《梦吴江行》诗:“忽闻羽书自东来, 武林 今夕成蒿莱。” 宋 周密 有《武林旧事》一书,专记 杭州 事迹。

(2).武术界。如:武林高手,武林新秀。

几经

经过许多次

几经磨难

谁料

岂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所以我只好送他几吊钱的乾脩,由他住在关上。谁料他又会偷东西呢!” 鲁迅 《呐喊·社戏》:“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

锦里

即 锦官城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於 夷里桥 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 锦宫 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 锦里 也。”后即以 锦里 为 成都 之代称。 唐 李商隐 《筹笔驿》诗:“他年 锦里 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餘。” 明 何景明 《送杨太常归省》诗之二:“ 锦里 趋庭日,声华冠 蜀 都。”参见“ 锦官城 ”。

蒹苇

即芦苇。《宋书·索虏传》:“ 燾 至 瓜步 ,坏民屋宇,及伐蒹苇,於 滁口 造箄筏,声欲渡 江 。” 宋 王安石 《江上》诗之四:“共看蒹苇宅,聊即稻粱谋。”

瑶树

(1).传说中一种玉白色的树。《淮南子·墬形训》:“掘 崑崙 以下地……絳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六:“ 崑崙 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2).树之美称。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五:“主人偏养怜整顿,玉粟充肠瑶树栖。” 宋 史达祖 《齐天乐》词:“见説西风,为人吹恨上瑶树。”

琼琚

(1).精美的玉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毛 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孔颖达 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

(2).喻指还报的厚礼。 明 史谨 《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

(3).比喻美好的诗文。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 清 金农 《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

(4).喻雪。 明 茅平仲 《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

木瓜

(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长椭圆形,春末夏初开花,花红色或白色。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味酸涩,经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可入药。

(2).指此种植物的果实。《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因用以借指互相馈赠之物。 唐 贾岛 《投张太祝》诗:“欲买双琼瑶,慙无一木瓜。”参阅《埤雅·释木》。

小诗

短诗。 唐 杜甫 《存殁口号》诗之一:“ 席谦 不见近弹棋, 毕曜 仍传旧小诗。”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下》:“ 陈思 《煮豆》,虽七步而成,第小诗耳,不足尽所长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2)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大白

(1) 彻底显露、完全清楚

真相大白

(2) 用来粉刷墙壁的白色垩土

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晤语

见面交谈。《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勤来得晤语,勿惮宿寒厅。” 清 黄景仁 《和杏庄赠别》:“晤语不几日,别路愁间关。”

对话

(1)

(2)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

以对话消磨时间

(3) 双方或多方之间接触或会谈

两国就贸易问题进行对话

刀州

《晋书·王濬传》:“ 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后因以 刀州 为 益州 的别称。 唐 武元衡 《酬太常从兄留别》诗:“ 张騫 随 汉 节, 王濬 守 刀州 。” 唐 姚合 《送任畹及第归蜀觐亲》诗:“东川横 剑阁 ,南斗近 刀州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