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觉之裕之承务二首·其一

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原文

问法能来浑圣凡,毗耶丈室未曾关。

解分钵饭如摩诘,欲散天花欠阿蛮。

属稿新诗追鲍谢,抗行醉墨似杨颜。

遥知穿市听归驭,及我昏鸦落照间。

诗词问答

问:《次韵王觉之裕之承务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2. 原作秥,据武林本改

参考注释

问法

(1).依据法律。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其罪 * ,不发声色,问法何如,不自为轻重,故无敢犯者。”

(2).问佛法。 唐 杜甫 《谒真谛寺禅师》诗:“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

毗耶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又译作“毗耶离”、“毘舍离”、“吠舍离”。古 印度 城名。《维摩经》说, 维摩诘 (意译 净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尔邦 南部)。 释迦牟尼 于该地说法时, 维摩诘 称病不去。 释迦 派 文殊师利 前往问疾。 文殊师利 问 维摩诘 :“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 默然不对。 文殊师利 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代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的典故。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 ,用启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陆龟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书事》诗:“欲入 毘耶 问,无人敌 浄名 。”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故人相见尤堪喜,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2).指 维摩诘菩萨 。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说佛理之人。 唐 贾岛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贫无闷, 毗耶 疾未调。” 清 钱谦益 《赠胡泌水》诗:“谈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灯礼 浄名 。”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诗:“巵言聊一放,闭口终 毘耶 。”

(3).指《维摩经》。 宋 王安石 《北窗》诗:“北窗枕上春风暖,谩读 毗耶 数卷书。”

丈室

(1).佛教语。相传 毗耶离 (在 中印度 ) 维摩诘 大士以称病为由,与前来问疾的 文殊 等讨论佛法,妙理贯珠。其卧疾之室虽一丈见方而能容纳无数听众。 唐 显庆 年间, 王玄策 奉勅出使 印度 ,过 维摩诘 故宅,乃以手板纵横量之,仅得十笏,因号方丈、丈室。见《维摩诘经》、《释氏要览·住处·方丈》。 清 唐孙华 《次韵黄忍庵病中杂咏》之三:“归田 元亮 贫仍乐,丈室 维摩 病不妨。”

(2).以“丈室”称寺主的房间。 唐 惠能 《坛经·机缘品》:“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周朴》:“ 朴 , 唐 末诗人。寓於 闽 中僧寺,假丈室以居,不饮酒茹荤,块然独处。” 清 吴伟业 《题心函上人方庵》诗:“谁知眠丈室,不肯效团焦。”

(3).犹斗室。言房间狭小。 唐 白居易 《秋居书怀》诗:“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未曾

不曾

臣未曾闻也。——《战国策·魏策》

这样的丰收年,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

解分

(1).剖析明白。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口论务解分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

(2).谓劝解而使争忿双方分开。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八:“争忿须为解分,不得坐视。”

摩诘

(1). 维摩诘 (梵语vimalakīrti)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维摩经》中说 维摩诘 是 毘耶离城 中一位大乘居士,和 释迦牟尼 同时,善于应机化导。曾经以称病为由,向 释迦佛 遣来问讯的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宣扬大乘深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宋 苏辙 《谢人惠千叶牡丹》诗:“天女要知 摩詰 病,银瓶满送 洛阳 春。” 宋 陆游 《病中作》诗:“ 摩詰 病説法, 虞卿 穷著书。”

(2).指 唐 王维 。 维 字 摩诘 。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按画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为南宗创始。”

天花

(1)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及接连出现的各阶段皮疹,皮疹最后以脓泡、脱痂及瘢痕形成为特征

(2) 玉蜀黍的雄花,因为长在植株的顶部,所以叫天花

(3) 雪花

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片大氅。——闻一多《雪》

阿蛮

(1). 唐 女伶名。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时 新丰 初进女伶 谢阿蛮 ,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马上琵琶催去急, 阿蛮 空恨艷阳春。”

(2).指 唐 白居易 女侍 小蛮 。 白居易 尝有“樱桃 樊素 口,杨柳 小蛮 腰”之句。 清 赵文哲 《探春·新柳》词:“一捻腰支,二分眉嫵,絶忆 阿蛮 娇小。”

(3). 杨贵妃 的小名。 唐 罗隐 《帝幸蜀》诗:“ 马嵬 山色翠依依,又见鑾舆幸 蜀 归。泉下 阿蛮 应有语,这迴休更怨 杨妃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杨妃小字》:“ 杨妃 小字,《外传》诸书皆曰 玉环 。《鹤林玉露》载 唐 狄昌 诗曰:‘ 马嵬 烟柳正依依,又见鸞舆幸 蜀 归。地下 阿蛮 应有语,这回休更罪 杨妃 。’ 阿蛮 又似妃之小字。况 狄昌 唐 人,必知之真。”

属稿

亦作“ 属稾 ”。亦作“ 属藳 ”。起草文稿。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其属稾先据《左氏》、《国语》、《系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而后贯穿经传,驰骋古今……各使成一国一家之事。” 宋 叶适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 镐 迫面对,五更漏将上,属稾不能脱,请俟送伴回。”《宋史·吴时传》:“ 时 敏於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清 张惠言 《周维城传》:“余游 富阳 ,知县 惲侯 ,请余修县志,未及属藳,而 惲侯 奉调。” 张孝若 《辛亥革命前后》:“那时我父到 沪 ,也常住 赵先生 家,此电即在彼处属稿。”参见“ 属草稾 ”。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鲍谢

(1).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朓 的并称。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赋诗何必多,往往凌 鲍 谢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南史》谓 鲍照 、 谢元暉 为 鲍 谢 。”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 苏 李 属和之篇, 鲍 谢 酣吟之响,若喷薄出之,而大珠小珠相错落也。”

(2).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灵运 的并称。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寄我五字诗,句法窥 鲍 谢 。” 史容 注:“ 明远 、 灵运 。”

(3). 唐 人 鲍防 和 谢良弼 的并称。 鲍防 为 德宗 时礼部侍郎,工诗,讥切当世,与中书舍人 谢良弼 友善,人称 鲍 谢 。参阅《唐诗纪事》四七。

抗行

(1).坚持高尚的行为。《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汉 班固 《答宾戏》:“ 伯夷 抗行於 首阳 , 柳惠 降志而辱士。”《文选·孔融<荐祢衡表>》:“ 任座 抗行, 史鱼 厉节,殆无以过也。” 吕向 注:“抗,立也。” 明 何景明 《结肠赋》:“君矫节而抗行兮,屡违时而摈捐。”

(2).并行;抗衡。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四》:“欲以区区之 越 ,与天子抗行,为敌国,祸且及身矣。”《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虞龢 《论书表》:“﹝ 王羲之 ﹞云:‘吾书比之 钟 张 当抗行。’”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王溱》:“ 佩兰子 诗,词雋格高,在 闽 人中,可与 郑少谷 抗行,世鲜传本。”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竹屋 词最雋快,然亦有含蓄处。抗行 梅溪 则不可,要非 竹山 所及。”

醉墨

指醉后所作的书画

杨颜

唐 五代 书法家 颜真卿 杨凝式 的并称。 宋 惠洪 《次韵王觉之裕之承务》之一:“属秥新诗追 鲍 谢 ,抗行醉墨似 杨 颜 。”

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落照

夕阳的馀晖。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唐 姚合 《霁后登楼》诗:“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 清 周亮工 《杭州城上有怀》诗:“五更梦断寒云外,千里书来落照边。” 郁达夫 《重游犬山城》诗:“ 白帝城 头落照鲜,清游难忘四年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