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小重山原文

竹里清香帘影明。
一枝照水弄精神。
楼头横管罢龙吟。
休三弄,留为与调羹。
紫陌与青门。
溪边浮动处,绝纤尘。
等闲休付寿阳人。
潇洒处,月淡又黄昏。

诗词问答

问:小重山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小重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小重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小重山书法欣赏

佚名小重山书法作品欣赏
小重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则有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弄精神

伤神,费心思。《朱子语类》卷六三:“ 程子 又谓会不得时,只是弄精神,何也?曰:言实未会得,而扬眉瞬目,自以为会也。弄精神,亦本是禪语。”《水浒传》第七回:“在世为人保七旬,何劳日夜弄精神。”

楼头

(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横管

指笛。 宋 张先 《醉落魄》词:“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 宋 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寄远》词:“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

龙吟

(1).龙鸣。亦借指大声吟啸。《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李善 注:“言己从容吟啸,类乎龙虎……《淮南子》曰:龙吟而景云至,虎啸而谷风轃。”《易·乾》“云从龙” 唐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

(2).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初学记》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刘孝先 《咏竹诗》:“谁能製长笛,当为作龙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三:“笛奏龙吟水,簫鸣凤下空。” 元 郭钰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龙吟细,云度 吴 山雁到稀。”

(3).形容声音深沉或细碎。 宋 陆游 《题庵壁》诗:“风来松度龙吟曲,雨过庭餘鸟迹书。” 明 刘基 《题石末元帅扇上有陈大初画松》诗:“永夜高风吹万窍,商声满地作龙吟。”《红楼梦》第二六回:“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4).形容语声洪亮。 唐 吕岩 《勉牛生夏侯生》诗:“鹤形兮龟骨,龙吟兮虎颜。”

(5).喻指君主的号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起陆之贵,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吟云萃,固非偶然也。”

三弄

古曲名。即梅花三弄。 唐 李郢 《赠羽林将军》诗:“惟有 桓伊 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宋 贺铸 《忆仙姿》词:“半醉倚迷楼,聊送斜阳三弄。”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今宵灯下弹三弄,可使游鱼出听无?” 明 无名氏 《玉环记·皋谒延赏》:“緑阶隔断火云峰,一曲瑶琴三弄。”

调羹

(1) 用于搅拌或进食的小勺子

(2) 搅拌羹汤使均匀或美味

紫陌

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汉 王粲 《羽猎赋》:“济 漳 浦而横阵,倚紫陌而竝征。”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之二:“緑簔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青门

(1). 汉 长安城 东南门。本名 霸城门 ,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或“青城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门外旧出佳瓜, 广陵 人 召平 为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种瓜 青门 外。”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昔闻 东陵瓜 ,近在 青门 外。”

(2).泛指京城东门。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青门晓晴,皇华启行。”

(3).泛指退隐之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系》:“ 青门 豪迈, 终南 瀟洒,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少司寇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二:“不畏西风更障尘, 青门 回首得閒身。” 沉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 白社 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

(4). 汉 青门 外有 霸桥 ,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见《三辅黄图·桥》。后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之处。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青门 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宋 赵令畤 《清平乐》词:“去年紫陌 青门 ,今宵雨魂云魂。” 清 方文 《留别吴锦雯》诗:“ 青门 有垂柳,烦尔寄相思。”

(5).犹东郭,东郊。古时为丛葬之处。语本《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因借指墓地。《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五月庚寅,葬 安寧陵 ,詔司徒左长史 王筠 为哀册,文曰:……背絳闕以远徂,轥青门而徐转。” 唐 王涣 《悼亡》诗:“今日青门葬君处,乱蝉衰草夕阳斜。”

(6).指 宋 时 杭州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宋 姜夔 《念奴娇·毁舍后作》词:“獠女供花,傖儿行酒,卧看 青门 辙。” 夏承焘 注引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城东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7).曲名。 唐 李贺 《黄头郎》诗:“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王琦 汇解:“《青门》,疑是曲名。” 姚文燮 注:“《青门》,曲名。”

溪边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天帝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浮动

(1) 漂移

河心有条死鱼向这边浮动

(2) 非固定

浮动工资

纤尘

微尘,细尘

纤尘不染(一点灰尘也沾不上)

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阳人

活着的人,阳世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儿子但听説‘召魂’,便道:‘要见爹爹。’只哄他道:‘你是阳人,见不得的。’儿子只得也罢了。” 明 屠隆 《修文记·流谤》:“朝报都在乡裡抄,阎罗也是阳人做。”

潇洒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