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感怀·其一

作者:张仲深 朝代:元代

慈湖感怀·其一原文

十年不蹋慈湖路,湖水湖山总旧游。

老树尚能知客意,白鸥元不识人愁。

漫需菽粟谋盘斝,尽使锄犁化戟矛。

筑得长城为屏蔽,也应飞遁住沧州。

诗词问答

问:慈湖感怀·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张仲深
问:慈湖感怀·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慈湖感怀·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张仲深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仲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参考注释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旧游

从前游玩过

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知客

(1).佛寺中专管接待宾客的僧人。又称典客、典宾。 唐 怀海 《敕修百丈清规·两序章》:“知客,执典宾客。”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庐山僧鬼》:“僧 闻修 ,姓 陈氏 ,行脚至 庐山 ……乃入路侧一小刹求宿,知客曰,略无闲房,唯僧堂颇洁。”《水浒传》第六回:“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官场现形记》第三八回:“寺里有方丈,是专门只管清修……顶阔的是知客,专管应酬客人以及同各衙门来往。”

(2).旧时办理婚丧喜庆等事专管接待宾客的人。又称知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不一会, 继之 请的几位知客,都衣冠到了。”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二章:“就由那位表叔担任了赞礼和知客。”参见“ 知宾 ”。

(3).旧时宫中女官名。《新五代史·晋出帝皇后冯氏传》:“后既立,专内宠,封拜宫官尚宫、知客等皆为郡夫人。”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王怒,命内知客鞫其事。”

白鸥

(1).水鸟名。 唐 李白 《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宋 张耒 《望龟山》诗之一:“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 明 高启 《哭临川公》诗:“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

(2).比喻白浪。《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腾沙鬱黄雾,飜浪扬白鸥。” 刘良 注:“飜浪有似白鸥鸟也。”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菽粟

泛指粮食

布帛菽粟

锄犁

1.锄和犁。

2.引申为耕作务农。

长城

(1) 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2) 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屏蔽

(1)

(2) 屏障;遮蔽

又无门关闭,四边插荆棘以为屏蔽。——《三国演义》

飞遁

(1).亦作“ 飞遯 ”。飘然远引。《文选·张衡<思玄赋>》:“ 文君 为我端蓍兮,利飞遯以保名。” 李善 注:“遯,卦名也。上九曰,飞遯,无不利,谓去而迁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一:“飞遯离俗,澄神定灵。” 唐 王昌龄 《悲哉行》:“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诗:“孤生性廓落,飞遯甘隐伏。”

(2).指飘然远引者;隐士。 晋 陆机 《招隐》诗:“驾言寻飞遁,山路鬱盘桓。”

(3).飞快逃避。 郭沫若 《山中杂记·鸡雏》:“看见只有两只鸡雏张皇飞遁着,还有一只又不见了。”

沧州

也作“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常喻指隐士的居处:赴沧州访求贤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