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其昌临柳公权禊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董其昌临柳公权禊帖原文

香光禊帖仿诚悬,一乃二之谁所然。

幸具董文仍在后,讶移张识反居前。

无分可识初无合,得半欣于两得全。

题什艺林传盛事,那能书法悟离坚。

诗词问答

问:题董其昌临柳公权禊帖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董其昌临柳公权禊帖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董其昌临柳公权禊帖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六

2. 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全诗并缀自跋于卷末本为完好后不知谁何割裂以四言五言诗分为二卷置张照诸人跋于四言诗卷尾而董跋仍与五言诗相为附丽因详加订正通装一卷俾还旧观

参考注释

禊帖

《兰亭序》帖的别称。 晋 王羲之 著名行书法帖之一。以帖中有 兰亭 修禊事语,故名。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 龚圣予 云:《禊帖》有 大业 间石本,其后有 隋 诸臣衔位。然则在 智永 未藏之先,此帖亦尝入御府。”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 子固 ( 赵子固 )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禊帖》语人曰:‘《兰亭》在此,餘不足问。’” 清 姚鼐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 越 僧世得 钟 张 法,头白朝朝摹《禊帖》。”

诚悬

亦作“ 诚县 ”。喻指处事公正明察。语本《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 郑玄 注:“衡,称也;悬谓锤也。” 孔颖达 疏:“衡谓称,衡县谓称锤;诚,审也。若称衡详审县锤,则轻重必正。” 唐 刘梦得 《荐处士王龟》:“况遇相公持衡,敢有所启;诚悬之下,轻重难欺。”

在后

以后。《宣和遗事》后集:“窜 蔡京 儋州 编置,及其子孙三十三人,并编管远恶州军。在后、 蔡京 量移至 潭州 。”《水浒传》第十七回:“府尹将我脸上刺下迭配州字样,只不曾填甚去处。在后知我性命如何!”

无分

(1).无己之份。谓没有得到颁赐物。《左传·昭公十二年》:“ 齐 ,王舅也。 晋 及 鲁 卫 ,王母弟也。 楚 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2).没有机缘。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一:“竹叶於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宋 黄庭坚 《江城子·忆别》词:“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百年无分翦天骄,賸有愁心答 汉 朝。”

不区别;不分。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全家十六口人,无分男女老幼,都要到地里去。”

两得

同时兼得两种长处、两种利益。《韩非子·难一》:“贤 舜 则去 尧 之明察,圣 尧 则去 舜 之德化;不可两得也。”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田五千顷,法当用人七千,臣令吏於无事时,督习弓矢,为战守备,因可以制虏,庶几所谓兵农兼事,务一而两得者也。” 宋 曾巩 《归老桥记》:“余以谓先王之养老者备矣,士大夫之致其位者,曰不敢烦以政,盖尊之也。而士亦皆明於进退之节,无留禄之人,可谓两得之也。”

艺林

旧时指文艺界或收藏汇集典籍图书的地方

属意艺林。——《北史·常爽传》

一时传为艺林盛事。——江藩《汉学师承记》

盛事

大事

亚特兰大市的第26届奥运会是国际体育界盛事

那能

方言。怎么样。

出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

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书法

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