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穆父尚书仲至侍郎德和吏部至启圣院

作者:蒋之奇 朝代:宋代

原文

惟此休祥地,相传庆育时。

绕枢飞电转,流渚彩虹垂。

郁郁馀佳气,绵绵嗣庆基。

九龙曾洒濯,三圣共扶持。

诗词问答

问:《奉陪穆父尚书仲至侍郎德和吏部至启圣院》的作者是谁?答:蒋之奇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蒋之奇的名句有哪些?答:蒋之奇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2. 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一

参考注释

休祥

吉祥。《书·泰誓中》:“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 孔 传:“言我梦与卜俱合於美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 洋川 者, 汉 戚夫人 之所生处也……蠲復其乡,更名曰县,故又目其地为 祥川 ,用表夫人载诞之休祥也。”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鸿笔丽藻之臣,覩是休祥,聿陈謌咏,风雅作矣。” 明 杨慎 《辟雍非太学》:“太学所以集儒林,高禖所以祈休祥。”

相传

(1)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2) 递相传授

庆育

诞育皇子的美称。《后汉书·襄楷传》:“昔 文王 一妻,诞致十子,今宫女数千,未闻庆育。宜修德省刑,以广《螽斯》之祚。”

飞电

(1).闪电。 晋 潘岳 《萤火赋》:“熲若飞电之宵逝,彗似移星之云流。” 唐 刘长卿 《宿侯尊师草堂》诗:“一从换仙骨,万里乘飞电。” 明 刘基 《书苏伯修御史断狱记后》:“阴风鸣条,飞电烁目。” 马君武 《从军行》:“北狄寇边群,飞电羽书急。”

(2).马名。 宋 苏轼 《申王画马图》诗:“当时不独玉花驄,飞电流云絶瀟洒。”《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曹操 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於 许田 。”

彩虹

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

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佳气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汉 班固 《 * 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唐 李白 《明堂赋》:“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 秦皇 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远望宫殿嵯峨,满山翠柏,丽日阳春,佳气腾腾。”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绵绵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庆基

幸福的根基。《后汉书·荀淑韩韶等传赞》:“庆基既啟,有蔚 潁 滨。” 宋 王禹偁 《谢转刑部郎中表》:“伏遇皇帝陛下,祇奉顾命,钦承庆基。”

九龙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 九龙 ,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 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 *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4).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 后魏 崔子瑜 、 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 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参见“ 九逸 ”。

(6).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洒濯

洗涤;涤荡。《庄子·庚桑楚》:“汝自洒濯孰哉!”

洗涤。《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 唐 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为人上者,当辨察兹理,洒濯其心,奉三无私,以壹有众。”

三圣

(1).三个圣人。指 尧 、 舜 、 禹 。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 禹 继 舜 , 舜 继 尧 ,三圣相受而守一道。”《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 汤 法三圣。” 颜师古 注:“三圣,谓 尧 舜 禹 也。”

(2).三个圣人。指 夏禹 、 周公 、 孔子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朱熹 集注:“三圣, 禹 、 周公 、 孔子 也。”

(3).三个圣人。指 伏羲 、 文王 、 孔子 。《汉书·艺文志》:“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 伏羲 、 文王 、 孔子 。”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三:“ 伏羲 画六十四卦, 文王 作卦辞,爻辞, 孔子 作十翼……歷数三圣。”

(4).三个圣人。指 文王 、 武王 、 周公 。《汉书·诸侯王表序》:“三圣制法,立爵五等。” 颜师古 注:“三圣谓 文王 、 武王 及 周公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丹霞蔽日行》:“ 周室 何隆,一门三圣。” 黄节 注:“一门三圣,谓 文 、 武 、 周公 也。”

扶持

(1) 扶着

(2) 帮助,支撑照料

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