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言

作者:强至 朝代:宋代

诫言原文

君子言欲艰,出口终身惧。
众人易由言,朝出暮已渝。
言之于一身,譬若户藉枢。
尔枢苟不慎,彼户将谁扶。
不重一语言,是轻六尺躯。
志言要有成,不成陷半涂。
耻言在克悛,不悛行卒污。
今吾观众人,一言异朝晡。
尔志既可见,尔耻复若无。
行将小人归,呜呼尔非夫。

诗词问答

问:诫言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诫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出口

(1) 围起或封闭的地方或空间通向外面的通道、门或口儿

(2) 某些东西通过它可出去的地方或开口

(3) 一条水流流入另一条(通常为更大的)水流的地点

一条源头和出口都不为人们知悉的河流

(4) 地下竖井或通道的地面的口

(5) 逃逸或通过的道路

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找到出口

终身

(1) 今生今世;此生;毕生相关

终身几无可问。——清· 刘开《问说》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告。

众人

(1) 大多数人

众人都感到惊奇

(2) 大家

众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唐· 韩愈《师说》

为众人师。——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众人待其身。——唐· 韩愈《原毁》

众人皆以奢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由言

说话。《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陈奂 传疏:“此诗乃深戒 幽王 ,当慎用其言,不得易出诸口。”《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八年》:“以 太祖 之含弘,尚掩耳於 彭城 之戮;自斯以后,谁易由言!”

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譬若

譬如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譬若以肉投馁虎。——《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慎

不小心

户将

汉 代掌管宫门的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有车、户、骑三将”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如淳 曰:“《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也。”《后汉书·百官志四》:“旧有左右户将,别主左右户直郎, 建武 以来省之。”

语言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六尺

(1).见“ 六尺之孤 ”。

(2).指成年男子之身躯。 唐 李山甫 《下第献所知》诗之一:“虚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忧是非。”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中:“我固知公等相索,故来就缚,且为共尽此酒,便以六尺付公耳。”

有成

有成就;有成效

三年有成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半涂

亦作“ 半途 ”。1.路途的一半或中间。 元 许衡 《风雨图诗》:“直到半涂风雨横,仓惶何处觅前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前命未復,后命又至,半途回车,朅朅东西。” 茅盾 《色盲》:“时代的前进的轮子,是只有愈转愈快地直赴终极,是决不会半途停止的。”

(2).比喻事情进行了一半或正处在进行的过程中。《新唐书·韩愈传》:“方此时,人人异议以惑陛下,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丁玲 《母亲》三:“这时邻县也送了一些学生来。但是象 吴文英 嫂嫂那样半途退学的也很多。”

不悛

不悔改。《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知伯 不悛, 赵襄子 由是惎 知伯 ,遂丧之。”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兵革方御寇,尔恶胡不悛?” 明 无名氏 《玉环记·皋逢箫玉》:“知再不悛,乘风捲土,噍类无遗。” 郑观应 《盛世危言·善举》:“旷学则其师督责之,至再至三,仍或不悛,则拘诸改过学堂。”

观众

观看节目或比赛、表演等的人

一言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 * 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朝晡

(1).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亦指朝时与晡时。《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 蒋琬 为尚书令” 裴松之 注引《祎别传》:“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晋书·郗鉴传》:“ 鉴 寻薨,时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宫中当临者,朝晡各十五举音,非朝晡临时,禁无得哭。”《旧唐书·归崇敬传》:“每朝晡二时请益,师亦二时居讲堂,説释道义。”

(2).指一日两餐之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怀掖间得小布囊,贮米三四升,适足给朝晡。”《宋史·钱顗传》:“后自 衢 徙 秀州 ,家贫母老,至丐贷新旧以给朝晡,而怡然无謫官之色。”

可见

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

由此可见

行将

不久就要;将要

行将为人所并。——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行将就道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呼尔

怒叱。《孟子·告子上》“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汉 赵岐 注:“嘑尔,犹呼尔,咄啐之貌也。”

非夫

谓非大丈夫,懦夫。《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敌强而退,非夫也。” 杜预 注:“非丈夫。”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宋 梅尧臣 《逢雷太简殿丞》诗:“今看髭已白,议论耻非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