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林公似

作者:五迈 朝代:宋代

简林公似原文

穷猿不择木,祥凤宜棲竹。
高门结驷荣,陋巷一瓢足。
仕有时为贫,贫乃急於禄。
夫君何所欠,百事尽从欲。
新谐种玉婚,大敞堆金屋。
镜里颜尚朱,庭前萱正绿。
中州不徜徉,炎海甘驰遂。
遂令君子心,度以小人腹。
我贫甚去年,全家久食粥。
独醒妒人醉,议诮那免俗。
名节千载光,富贵一炊熟。
朋友严简书,敢以石玫玉。

诗词问答

问:简林公似的作者是谁?答:五迈
问:简林公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五迈的名句有哪些?答:五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择木

(1).谓鸟兽选择树木栖息。常用以比喻择主而事。《左传·哀公十一年》:“﹝ 孔子 ﹞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晋 左思 《吴都赋》:“菈擸雷硠,崩峦弛岑;鸟不择木,兽不择音。”《北史·万俟普可朱浑元等传论》:“ 神武 招携,理殊纳叛;诸将择木,情非背恩。”《三国演义》第三回:“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刘绍棠 《地母》:“原市委书记 杨仲芳 跟他是老战友;但是,为了做官、保官和升官,只有良禽择木而栖了。”

(2).喻选择官职。 晋 潘岳 《西征赋》:“夕获归於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尠林焚而鸟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 殷扬州 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 李 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 剡县 。”

祥凤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瑞鸟。《淮南子·泰族训》:“黄龙下,祥凤至。” 唐 李吉甫 《贺大赦表》:“神鱼载舞,祥凤载鸣。”

高门

门户高大、宽敞。旧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高门不一定出高才)

结驷

(1).一车并驾四马。《楚辞·招魂》:“青驪结駟兮齐千乘,悬火延起兮玄颜烝。” 王逸 注:“结,连也。四马为駟。”《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不脱扃,结駟方蘄。” 薛综 注:“结驾駟马,方行而入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过桥亭雕簷峻宇,出没云霞,上可结駟,下可方舟。”

(2).用以指乘驷马高车之显贵。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矣 於陵 ,养气浩然,蔑彼结駟,甘此灌园。” 宋 刘克庄 《凤凰阁》词:“对牀句,子真佳作。安用羡伊结駟,难儂罗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子自塾中归,见结駟於门,审所自来,骇奔告母。”

陋巷

狭窄的街巷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戴叔伦《送张南史》

穷街陋巷

一瓢

《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 一簞一瓢 ”。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夫君

(1) 旧时妻对夫的尊敬亲爱称呼

(2) 朋友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百事

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孔 传:“ 舜 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吕公忌 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从欲

(1).随顺自己的意愿。《书·大禹谟》:“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孔 传:“使我从心所欲而政以治。”《荀子·大略》:“维予从欲而治。”

(2).服从于自己的私欲。《左传·僖公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北齐书·幼主纪》:“ 后主 则不然,以人从欲,损物益己。”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

纵欲。《左传·昭公十三年》:“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韩诗外传》卷二:“貌美好者不以统朝涖民,而反以蛊女从欲。”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 明 刘基 《公围成公至自围成筑蛇渊囿》:“夫佚游从欲已非人君之当为,而况作於患难之时乎!”

种玉

(1).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公汲水作义浆於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 杨公 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 徐氏 者, 右北平 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 徐氏 。 徐氏 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 徐氏 大惊,遂以女妻公。”后因以“种玉”比喻缔结良姻。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宴会》:“念良姻乘龙未遂,种玉尚无缘。”

(2).形容雪景。 唐 刘庭琦 《奉和圣制瑞雪篇》:“何处田中非种玉,谁家院里不生梅?” 宋 辛弃疾 《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词:“自怜是,海山头,种玉人家。”

金屋

华美之屋。 南朝 梁 柳恽 《长门怨》诗:“无復金屋念,岂照长门心。” 唐 于鹄 《送宫人入道归山》诗:“自伤白髮辞金屋,许著黄裳向玉峯。” 清 龚自珍 《湘月》词:“一枝赠我,安排自有金屋。” 鲁迅 《惜花》诗之二:“剧怜常逐柳绵飘,金屋何时贮 阿娇 ?”参见“ 金屋贮娇 ”。

中州

旧指居全国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带;中原

徜徉

(1).犹徘徊。盘旋往返。《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间。”徜徉,一本作“ 析惕 ”。

(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会 帝轩 之未归兮,悵徜徉而延佇。”旧注:“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后汉书·张衡传》作“相佯”。

(3).安闲自得貌。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於 盘 兮,终吾生以徜徉。” 宋 陈亮 《何少嘉墓志铭》:“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时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养疾。” 明 张羽 《秋日苕溪·道中》诗:“闲行无物役,洄沿自徜徉。”

炎海

(1).泛指南海炎热的地区。 唐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峯硉兀火云升。”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鰐鱼惊。” 明 唐寅 《题东坡小像》诗:“乌臺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髮臣。”

(2).喻酷热。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苦热行》:“右备言流金鑠石、火山炎海之艰难也。” 宋 苏轼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全家

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独醒

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 宋 曾巩 《西亭》诗:“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明 刘基 《述志赋》:“ 楚 屈原 之独醒兮,众皆以之为咎。” 清 孙枝蔚 《端阳前一日》诗:“焉知千秋事,且免独醒嘆。”

免俗

不拘世俗常情。 唐 杜甫 《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诗:“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八八:“这大概也还未能免俗。”

名节

名誉与节操。

出处:

《汉书·龚胜传》:“二人相友,并著名节。”

晋 李密 《陈情事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晋书·吕光载记》:“欲全卿名节 ,不使贻笑将来。”

宋 王禹偁 《上史馆吕相公书》:“今馆中之士先进者……皆砥砺名节,老于文学。”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董先生(董其昌)曰:‘ 公(袁可立)护名节,胜于功名。善刀而藏,见机勇退’”

明 于谦《无题》: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

许杰 《邻居》一:“人家的名节呢,你不能轻易毁坏。”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炊熟

(1). 宋 代称寒食节前一日为炊熟。因寒食禁火,节前一日必须烧好食物,故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

(2).指饭菜已烧熟。 宋 张耒 《叙十五日事》诗:“起来炊熟日亭午,槐叶新成庭覆翠。”

朋友

(1) 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孟涂文集》

(2) 恋爱的对象

谈朋友

(3) 指幕友

我那里左右要请朋友,你就可以拣一个合式的事情,代我办办。——《二刻拍案惊奇》

简书

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诗·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朱熹 集传:“简书,戒命也。”《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 邢 以从简书。”《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 翳 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 唐 钱起 《送李评事赴潭州使幕》诗:“谩説简书催物役,遥知心赏缓王程。” 宋 王安石 《答林中舍启》二:“去德不远,向风诚勤,日有简书之烦,久无竿牘之献。” 清 恽敬 《北山说》:“今日简书曰某也税於某,则驱车从之;明日简书曰某也税於某,则驱车从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