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夏雨

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

喜夏雨原文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诗词问答

问:喜夏雨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喜夏雨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喜夏雨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39-72

参考注释

四郊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

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陆游《春雨》

云影

(1).云的影像。 南朝 梁元帝 《夜宿柏斋》诗:“烛暗行人静,帘开云影入。” 宋 叶梦得 《满江红》词:“云影淡,天容窄。晓风漪十顷,暖浮晴色。”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这些时想晨鐘暮鼓,马足车尘,细看来恰便似云影空中尽。” 沙汀 《夏夜》:“水田明晃晃的,倒映着天光云影。”

(2).比喻妇女的美发。 宋 黄机 《眼儿媚》词:“鬔鬆两鬢飞云影,鈿合未梳妆。” 宋 陈著 《洞仙歌·次韵花蕊夫人》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云影鬅鬙翠山远。”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红埃

犹红尘。指飞扬的尘土。《魏书·崔光传》:“秋末久旱,尘壤委深,风霾一起,红埃四塞。” 唐 罗邺 《春夕寄友人时有与歌者南北》诗:“愁眼向谁零玉筯,征蹄何处驻红埃。” 清 李符 《绮罗香》词:“隔絶红埃,但有香绵飞到。”

清气

(1).天空中清明之气。《楚辞·九歌·大司命》:“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宋 董弅 《闲燕常谈》:“天下清气,无南北之异。”《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歷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你腹中大才,胸中清气,都做了江山之秀。”

(3).犹冷静,冷清。 明 李贽 《答周友山书》:“ 无念 已往 南京 ,庵中甚清气。”

(4).犹清秀。《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便问:‘此女是那里来的?’酒保説:‘这是 一秤金 家丫头 翠香 翠红 。’三官道:‘生得清气。’”

(5).犹闲气。《西游记》第十八回:“那人挣不脱手,气得乱跳道:‘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着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潺湲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楚甸

犹 楚 地。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唐 刘希夷 《江南曲》:“潮平见 楚 甸,天际望 维扬 。” 宋 周邦彦 《渡江云·春词》词:“晴嵐低 楚 甸,暖迴雁翼,阵势起平沙。” 元 乔吉 《殿前欢·登凤凰台》曲:“风雷死龙何在?林泉老猿休怪;锁魂 楚 甸,洗恨 秦淮 。”

萧散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 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2).萧条;凄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 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 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荆台

古 楚国 著名高台。故址在今 湖北省 监利县 北。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楚昭王 欲之 荆臺 游, 司马子綦 进諫曰:‘ 荆臺 之游,左 洞庭 之波,右 彭蠡 之水,南望 猎山 ,下临 方淮 ,其地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国,愿大王勿往游焉。’” 汉 边让 《章华赋》:“ 楚灵王 既游 云梦 之泽,息於 荆臺 之上……顾谓左史 倚相 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

随车瑞

犹言随车雨。 五代 齐己 《喜夏雨》诗:“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濡毫

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唐 韦应物 《酬刘侍郎使君》诗:“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镜花缘》第五三回:“ 亭亭 正在磨墨濡毫,忽见 红红 、 婉如 从外面走来。” 吴沛霖 《淡卿出团扇索诗为题两绝》之一:“拟将雅意深深却,看汝濡毫兴已狂。”

謏才

亦作“ 謏材 ”。小才;菲才。常用作谦词。 唐 柳宗元 《为樊左丞让官表》:“臣实謏才,谬登清赏。”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诗之二:“今以謏才歌睿德,犹如饮海妙难论。” 宋 袁甫 《辞免将作监兼国史状》:“伏念某謏材何算,朴学徒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