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令

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无梦令原文

三鼓孤眠内守。
重把玄门频扣。
唤觉个中人,自是玉关无漏。
无漏。
无漏。
姹女婴儿携手。

诗词问答

问:无梦令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无梦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无梦令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马钰无梦令书法欣赏

马钰无梦令书法作品欣赏
无梦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三鼓

(1).渭三度击鼓。《左传·庄公十年》:“ 齐 人三鼓。” 宋 杨万里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诗:“吾才三鼓竭,君思九江宽。”

(2).三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红楼梦》第一回:“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未三鼓,公起视,自饲马。”

内守

(1).谓对内守卫本土。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抚安遗黎,内守外攘,以鳩完復之功,闔境晏然,遂成乐土。”

(2).本身的操守。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君戒专欲,臣戒专利……故明王慎内守,除外寇而重内宝。” 金 朱之才 《寓言》诗之二:“霜雪枯万干,松柏有常青。内守初已定,外变终难更。”

玄门

(1).《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因以“玄门”指道教。《魏书·礼志一》:“ 世宗 优游在上,致意玄门,儒业文风,顾有未洽。”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躭释道》:“ 李德裕 相公性好玄门,往往冠褐,修 彭祖 房中之术,求 茅君 点化之功。”

(2).指佛教。 晋 慧远 《三报论》:“推此以观,则知有方外之宾,服膺妙法,洗心玄门。” 唐 刘孝孙 《游灵山寺》诗:“永怀筌了义,寂念啟玄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今生更復勤脩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

(3).指高深的境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尹 与 桓宣武 共听讲《礼记》, 桓 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 刘 曰:‘此未关至极,自是 金华殿 之语。’”

(4).天门。《汉书·陈汤传》:“ 东莱郡 黑龙冬出,人以问 汤 。 汤 曰:‘是所谓玄门开,微行数出,出入不时,故龙以非时出也。’”

(5).墓门。 隋 《刘明暨妻梁氏墓志》:“玄门将掩,勒记於斯。”

个中人

此中人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苏轼《李颀画山见寄》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玉关

(1).即 玉门关 。 北周 庾信 《竹杖赋》:“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李白 《王昭君》诗之一:“一上 玉关 道,天涯去不归。” 金 元好问 《送李参军北上》诗:“生男莫作 班定远 ,万里驰书望 玉关 。” 清 纳兰性德 《天仙子》词:“古釵封寄 玉关 秋,天咫尺,人南北。”参见“ 玉门关 ”。

(2).门闩的美称。

(3).借指宫门。 唐 许玫 《题雁塔》诗:“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辞官辞婚不准》:“只见那 建章宫 、 甘泉宫 、 未央宫 ……重重迭迭,万万千千,尽开了玉关金锁。”

无漏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

姹女

亦作“奼女”。1.少女;美女。《后汉书·五行志一》:“ 河间 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 唐 罗邺 《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姹女不知家国恨,更弹 汉 曲入胡琴。”

(2).道家炼丹,称水银为姹女。《参同契》卷下:“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河上姹女者,真汞也。见火则飞腾,如鬼隐龙潜,莫知所往。” 唐 刘禹锡 《送卢处士》诗:“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二八:“奼女精神似月孤,敢将容易入洪炉。”《西游记》第十九回:“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婴儿,道教对铅之称。

婴儿

(1) 初生的幼儿

(2) 一周岁内的儿童

(3) 道教称铅为“婴儿”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西游记》

(4) 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