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官窑瓶子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官窑瓶子原文

修内制瓷瓶,色佳称粉青。

净心七字偈,守口四言铭。

鸣自轻瓦釜,古当继土硎。

珍踰夏商鼎,少贵似晨星。

诗词问答

问:咏官窑瓶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官窑瓶子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官窑瓶子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八

参考注释

内制

(1). 唐 宋 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 唐 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 玄宗 开元 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唐 朱庆馀 《上翰林蒋防舍人》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絶外庭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 清 赵翼 《寄芷堂》诗之一:“视草久高 唐 内制,论文恰到 汉 《西京》。”

(2).翰林学士的别称。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誥、詔令、赦文之类。”

瓷瓶

(1) 瓷质的瓶子

(2) 见“绝缘子”

净心

心里清净,没有干扰;安心

净心的日子

七字

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守口

(1).闭口不言。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度世去。” 明 陈子龙 《侯君尔济诔》:“慎约数马,谨亟守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不欲守口,任华土更归寂寞,復自负无量罪恶,以续前尘。”

(2).把守关口。《清会典·兵部七·职方清吏司》:“凡官兵出边者,皆达以票,守口官验而出纳之,以报部而覈焉。”

四言

(1).四个字。多指诗句的字数。《宋书·乐志一》:“ 魏 氏哥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国风》、《雅》、《颂》之诗,率以四言成章;若五、七言之句,则间出而仅有也。”

(2).指四言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汉 初四言, 韦孟 首唱;匡諫之义,继轨 周 人。”

瓦釜

(1).陶制的炊器。《墨子·号令》:“葆宫之墙必三重,墙之垣,守者皆累瓦釜墙上。” 岑仲勉 注:“今世乡间防偷盗爬越墙上,常嵌瓦砾碎片以防阻之,亦有置盆、罋者,即本文之‘累瓦釜墙上’也。”《后汉书·礼仪志下》:“瓦灶二,瓦釜二。” 宋 戴复古 《谭俊明雪中见访从而乞米》诗:“地炉烧榾柮,瓦釜煮犁祈。”

(2).古代用作简单的乐器。后以指粗俗的音乐或平庸的事物。 唐 柳宗元 《代人进瓷器状》:“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硎之德。” 明 袁宏道 《虎丘游记》:“﹝唱者﹞竞以歌喉相鬭,雅俗既陈,妍媸自别……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题记》:“大器晚成,瓦釜以久。” 刘半农 《瓦釜集·自叙》:“集名叫做‘瓦釜’,是因为我觉得 中国 的‘黄钟’,实在太多了。”参见“ 瓦釜雷鸣 ”。

土硎

见“ 土形 ”。

晨星

(1) 日出前在东方天空中看到的一颗明亮的行星(即金星)——亦称“启明星”

(2) 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

寥若晨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