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口外原文

口外山田例倍佳,低冈高岭绣铺皆。

麦将报熟黄笼穗,禾正怒生绿到荄。

不禁民迁听谋食,那虞瓯脱致椎埋。

霁天如洗无纤翳,纵目鸣鞭信慰怀。

诗词问答

问:口外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口外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口外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

2. 口外隙地甚多直

参考注释

口外

长城以北地区

山田

(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

(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

(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怒生

蓬勃生长。《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他国新林中的鲜芽受不足春之热力,又何从怒生呢?”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谋食

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瓯脱

(1).古代少数民族屯戍或守望的土室。《史记·匈奴列传》:“﹝ 东胡 ﹞与 匈奴 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餘里。各居其边为甌脱。” 司马贞 索隐:“ 服虔 云‘作土室以伺 汉 人’。又《纂文》曰:‘甌脱,土穴也。’” 张守节 正义:“境上斥候之室为甌脱也。” 明 唐顺之 《度潮河》诗:“几处穹庐移就草,数家甌脱曲依泉。” 清 揆叙 《鹰坊歌》:“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甌脱供鹰坊。”

(2).指屯戍之人。《汉书·匈奴传上》:“其君长以下数千人皆驱畜产行,与甌脱战,所战杀伤甚众,遂南降 汉 。”

(3).边地;边境荒地。 宋 陆游 《送霍监丞出守盱眙》诗:“空闻甌脱嘶胡马,不见浮屠插霽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诗:“如何甌脱区区地,竟有违言为小球。” 王国维 《<国学丛刊>序》:“歷代开疆,尚多甌脱。”

(4).指两国分界的缓冲地带。 罗惇曧 《中法兵事本末》:“如彼提及,须由我措置,分界应於关外空地,作为甌脱。”

椎埋

(1).劫 * 而埋之。亦泛指 * 。《史记·酷吏列传》:“ 王温舒 者, 阳陵 人也。少时椎埋为姦。”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椎 * 而埋之。”《新唐书·窦建德传》:“我闻 高鷄泊 广袤数千里,葭薍阻奥,可以违难;承间窃出,椎埋掠夺,足以自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但不知椎埋恶少,何以能见及此。”

(2).指消灭。 陈毅 《让两淮》诗:“诱敌何妨让两 淮 ?贼军到此好椎埋。”

(3).盗墓。《南史·萧颖达传》:“ 梁州 有古墓名曰‘尖冢’,或云 张騫 坟,欲有发者,輒闻鼓角与外相拒,椎埋者惧而退。”

(4).指偷盗抢杀的恶徒或盗墓者。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 张国樑 ﹞起椎埋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四:“黄金脱手赠椎埋,屠狗无悰百计乖。”

霁天

晴朗的天空。 唐 宋之问 《玩郡斋海榴》诗:“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霽天。”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城府深朱夏,江湖渺霽天。”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霽天空阔,云淡 楚 江清。”

纤翳

(1).微小的障蔽。多指浮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司马太傅 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浄,都无纤翳。”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是日,天宇晴霽,四顾无纤翳。” 明 刘基 《梁甫吟》:“谁谓秋月明?蔽之往往由纤翳。”

(2).指事情的障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 * 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復纤翳之留。”

纵目

极目远望,尽目力

纵目四望

鸣鞭

(1) 抖动鞭子出声

鸣鞭走马

(2)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慰怀

安慰,欣慰

现在这样,我觉得很慰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