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沁园春原文

快阁春边,倚阑干外,东西晚晴。
有银潢公子,摩挲石刻,金华仙伯,主掌鸥盟。
陶柳清新,潘花红嫩,早有丰年笑语声。
还知道,是街头父老,竞说升平。
怪来昨夜长庚。
与一道澄江月共明。
但寿烟起处,千山天远,寿杯满后,千尺泉清。
兴庆宫中,长生殿里,早踏金鳌背上行。
明年好,望紫云楼上,一点台星。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沁园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快阁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故居

倚阑

见“ 倚栏 ”。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晚晴

(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 梁 何逊 《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霽,褰裳对晚晴。” 唐 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明 唐寅 《题画》诗:“草阁吟秋倚晚晴,云山满目夕阳明。”

(2).比喻晚年处境优裕。《新民晚报》1987.2.24:“他呢,笑谈白头逢盛年,人间重晚晴。”

银潢

天河,银河。《旧唐书·彭王仅传》:“银潢毓庆,璿萼分辉。” 宋 苏轼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天汉台》:“ 漾水 东流旧见经,银潢左界上通灵。”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君看银潢一道斜,小星竟向鹊桥渡。”

公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摩挲石

见“ 摩娑石 ”。

金华仙伯

宋 黄庭坚 的别称。 宋 陈师道 《题画李白真》诗:“ 金华仙伯 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模。”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復斋漫録》云:‘ 无己 呼 山谷 为 金华仙伯 …… 苏养直 诗亦云:“但见 金华仙伯 语,笔端丘壑饱经心。”’”

主掌

主要掌握;主管

主掌外交

鸥盟

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 宋 陆游 《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明 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既改官,作《归兴》诗云:‘此去真为泛宅行,扁舟江上订鸥盟。’”

陶柳

(1).指柳树。 晋 陶潜 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株柳树,自号 五柳先生 。后世因称柳为“陶柳”。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惭弱, 潘 花只竞红。”

(2). 晋 代诗人 陶潜 和 唐 代文学家 柳宗元 的并称。 清 陶澍 《<靖节先生集>序》:“作诗须从 陶 柳 门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淡之趣,不免於局促尘埃,无由到古人佳处。”

清新

(1) 清爽新鲜

一股清新的空气

(2) 清美新颖

气调清新

潘花

据 晋 潘岳 《闲居赋》载, 潘岳 曾为 河阳令 ,于县中满种桃李,后因以“潘花”为典,形容花美,或称赞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慙弱, 潘 花只竞红。”亦作“ 潘岳花 ”。 清 孙枝蔚 《赠钱塘县丞季孚公》诗:“颇胜 长江 簿,即看 潘岳 花。”

丰年

丰硕的年景;丰收之年

瑞雪兆丰年

语声

说话的声音

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街头

(1)

(2) 在街上生活或工作的

街头流浪儿

(3) 在街头演出或听到的

街头乐队

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升平

太平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怪来

(1).惊疑。 唐 王维 《班婕妤》诗:“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在春园里,花间笑语声。” 宋 杨万里 《紫宸殿拜表贺雪》诗:“怪来腊日起春风,一夜琼花发禁中。”

(2).难怪。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宋 许棐 《访潘叔明》诗:“怪来几案无寒色,春在题诗卷子中。”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怪来喜鹊迎头噪, 济 上如今有故人。”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长庚

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的名称——亦称“太白”

东有启明,西有 长庚。——《诗·小雅·大东》

一道

一起

澄江

(1).清澈的江水。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 宋 柳永 《轮台子》词:“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2).水名。在 海南岛 上。有二源:一出 琼山县 西石山 ,叫 内澄江 ;一出 琼山县 虎村岭 ,叫 外澄江 。二水在 澄迈县 南汇合入海。江水清澈,故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六·琼州府》:“ 澄江 在县东,源出山谷间,下流达 新安江 。”

(3). 江苏省 江阴市 的别称。古 长江 流到这里,江面骤宽,流缓沙沉,故有此称。 宋 俞巨源 《<江阴县志>序》:“ 大江 自 京口 来,委折而南,浩漾澎湃,势益壮越,数百里聚为 澄江 之区。” 宋 元 时城内置 澄江驿 。旧称县城北门为 澄江门 ,门外有 澄江河 ,有桥叫 澄江桥 。

起处

犹起居。 清 王晫 《今世说·言语》:“ 毛稚黄 负才善病,六载起处,不离牀榻。人以为忧。 毛 自若曰:‘病味颇亦佳,第不堪为躁热人道耳。’” 罗家伦 《是爱情还是苦痛》:“人家都说他是一位贤惠的少奶奶。我设如生在三十年前,也何曾不心满意足。但是我现在虽然同他一同起处,精神方面,总觉隔着一个 太平洋 。”参见“ 起居 ”。

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兴庆

呈现吉庆之兆。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七:“月灵兴庆,沙祥发源。” 隋 牛弘 《皇高祖太原府君神室歌》:“缔基发祥,肇源兴庆。”

长生殿

(1). 唐 代宫中之寝殿。《旧唐书·张廷珪传》:“ 则天 从其言,即停所作,仍於 长生殿 召见,深赏慰之。”《旧唐书·越王係传》:“后令内謁者监 段恒俊 与 越王 谋,召中官有武勇者二百餘人,授甲於 长生殿 。”亦称“ 长生院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太后寝疾,居 长生院 。” 胡三省 注:“ 长生院 ,即 长生殿 ;明年五王诛二 张 ,进至太后所寝 长生殿 ,同此处也。盖 唐 寝殿皆谓之 长生殿 。此 武后 寝疾之 长生殿 , 洛阳宫 寝殿也。 肃宗 大渐, 越王 係 授甲 长生殿 , 长安 大明宫 之寝殿也。”

(2). 华清宫 殿名,即 集灵台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七月七日 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天宝 ﹞十四载六月一日,上幸 华清宫 ,乃贵妃生日,上命小部音声於 长生殿 奏新曲。”

金鳌

亦作“ 金鰲 ”。 1.神话中海中金色巨龟。 唐 王建 《宫词》之一:“ 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几回山脚弄云涛,彷彿见金鼇。”一说,巨鳖。见《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汉 王逸 注。

(2).比喻地位高贵者。 明 方孔炤 《苍天》诗:“ 万岁山 折苍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

(3).比喻临水山丘。 宋 陆游 《平云亭》诗:“满榼芳醪何处倾?金鼇背上得同行。” 元 张可久 《湘妃怨·德清观梅》曲:“一去 孤山 路,重来 何水曹 ,醉上金鼇。”《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

(4).山名。在 浙江省 临海市 东南一百二十里海中。 宋 建炎 四年 金 兵至, 高宗 泛海泊此。后 文天祥 随少主航海,亦驻泊于此。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粤稽 建炎 ,狩于 金鰲 。”

上行

(1).上升。《易·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汉 王褒 《九怀·通路》:“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陛 * 天之下济,羣臣以卑而上行,欢欣交通,而后天下可为也。”

(2).谓君上的行事。《史记·乐书》“移风易俗,天下皆寧” 唐 张守节 正义:“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新唐书·陆贽传》:“上行则下从之,上施则下报之,若景附形,若响应声。”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宋史·贾昌朝传》:“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守御救援》:“今奉上行,小民不敢不遵。”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清会典·礼部五·仪制清吏司》:“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如:船舶之从 上海 驶往 武汉 者称为上行船。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尊位。《汉书·霍光传》:“於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禄言曲突者。”

(1).上市进货。《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史弘肇 道:‘……那里去偷隻狗子,把来打杀了,煮熟去卖,却不须去上行。’”《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合哥 ,你只管躲懒,没箇长进,今日也好去上行些箇‘山亭儿’来卖。”

(2).谓从业。行,指行业。《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九妈 要哄她上行,连声招许多不是, 美娘 只不开口。”按,此指 * 接客。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紫云

(1).紫色云。古以为祥瑞之兆。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光见福祥,告我无殃。”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又 汉宣帝 幸 甘泉宫 ,紫云入殿, 宋世祖 践祚,紫云见於 端门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词:“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闋。”

(2).借指紫石砚。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清 吴伟业 《破砚》诗:“记曾疏闕失,望断紫云愁。”

楼上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台星

三台星。《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台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因以喻指宰辅。 唐 李白 《上崔相百忧章》:“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宋 杨万里 《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诗:“天极八重心未死,台星三点坼方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秀毓山川,灵分草木,几番焰夺台星。” 清 顾炎武 《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龙驭杳安之,台星陨衡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