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王八

作者:高适 朝代:唐代

别王八原文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
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诗词问答

问:别王八的作者是谁?答:高适
问:别王八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别王八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高适的名句有哪些?答:高适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14_26

参考注释

征马

(1).远行的马。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饲征马令硬实法:细剉芻……和穀豆秣之。” 石声汉 注:“征马,是能远行的马。”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2).战马。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何日边尘静,庭前征马还。”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鷙鸟休巢,征马踟躕。”《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元年》:“又献征马万五千匹。” 胡三省 注:“征马,战马也。”

长路

远路。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途间一人头戴毡笠,身背皮囊,满身灰尘,是个惯走长路的模样。”

离人

(1).谓超脱人世。《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於独也。”

(2).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敬哉离人,临路悽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宋 魏夫人 《菩萨蛮》词:“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郁达夫 《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

佩刀

腰间佩带的刀

引佩刀自刺。——《汉书·李广苏建传》

东道

(1) 请客的人或接待别人的人(当东道)。也叫“东道主”

(2) 邀请并招待客人的事

做东道

(3) 东西;礼品

送些东道,他便混账开上去。——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北风

(1) 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

(2) 尤指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

(3)

(4) 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 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时候

(1)

(2) 某事发生的时间

在船顺着岩石开过去的时候,我们离岩石还不到二十米

(3) 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

写这篇文章用了多少时候

(4) 季节;节候

时候何萧索

(5) 天气,气候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时候正冷

(6) 时辰

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儒林外史》

萧索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心正

心意纯正不偏。《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

郁陶

(1).忧思积聚貌。《书·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孔 传:“鬱陶,言哀思也。” 陆德明 释文:“鬱陶,忧思也。”《孟子·万章上》:“ 象 曰:‘鬱陶思君尔。’”《楚辞·九辩》:“岂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王逸 注:“愤念蓄积盈胸臆也。”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鬱陶增思,寤寐永叹。” 清 姚士陛 《月夜泊慈水》诗:“舟泊闻宵柝,乡心正鬱陶。” 俞锷 《岛南杂诗》:“蛮蛮萧雨正鬱陶,挑灯夜半读《离骚》。”

(2).引申为凝聚貌。 唐 杜甫 《大雨》诗:“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鬱陶。”

(3).形容喜而未畅。《礼记·檀弓下》“人喜则思陶” 汉 郑玄 注:“陶,鬱陶也。” 孔颖达 疏:“鬱陶者,心初悦而未畅之意也。” 唐 虚中 《赠秀才》诗:“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鬱陶。”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游仙》:“春心鬱陶,春色娇嬈,花前雁后同驩笑。”

(4).犹郁燠。暑气蒸郁。《初学记》卷三引 晋 夏侯湛 《大暑赋》:“何太阳之赫曦,乃鬱陶以兴热。”

知己

(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行日

出行的日数。《史记·魏公子列传》:“请数公子行日,以至 晋鄙 军之日,北乡自剄,以送公子。” 明 张宁 《方洲杂言》:“予復见之御马监坊沙道上,但不受羈馽,不知其行日几何也。”

绨袍

(1).厚缯制成之袍。《后汉书·郎顗传》:“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无文。” 宋 陆游 《冬晴》诗:“岁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减綈袍。” 清 钮琇 《觚賸·虎林军营唱和》:“流萤夜度綈袍冷,採蕨朝供麦饭新。”

(2). 战国 时 魏 人 范雎 先事 魏 中大夫 须贾 ,遭其毁谤,笞辱几死。后逃 秦 改名 张禄 ,仕 秦 为相,权势显赫。 魏 闻 秦 将东伐,命 须贾 使 秦 , 范雎 乔装,敝衣往见。 须贾 不知,怜其寒而赠一绨袍。迨后知 雎 即 秦 相 张禄 ,乃惶恐请罪。 雎 以 贾 尚有赠袍念旧之情,终宽释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多用为眷念故旧之典。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宾客不见綈袍惠,黎庶未霑襦袴恩。”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唯君綈袍信,到我雀罗门。” 元 李孝光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诗:“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綈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曩试君心耳,幸綈袍之意犹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