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表陈节妇古意

作者:何梦桂 朝代:宋代

旌表陈节妇古意原文

庭隅堕缺月,慈乌惊夜啼。
哀啼心独苦,抱雏耿孤栖。
孤栖不自恤,怀人在中闺。
嫠纬织不成,抚杼羌憯凄。
{上艹下迅去辶}{上艹下迅去辶}守孤儿,覆额发未齐。
矢心负螟蠃,两手各持携。
廪粟不自富,岁以粒遗黎。
大火化劫运,终然完白圭。
邅回蹇吾道,三纲坠涂泥。
须眉众妇女,愧死一寡妻。
徽名表贞节,乐队彩生门题。
斲雪灵山山,濯清沙溪溪。
三唱卫柏舟,天横斗柄低。

诗词问答

问:旌表陈节妇古意的作者是谁?答:何梦桂
问:旌表陈节妇古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何梦桂的名句有哪些?答:何梦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缺月

不圆之月。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王洙 注:“缺,残也。” 宋 苏轼 《卜算子》词:“缺月挂疎桐,漏断人初静。” 明 王世贞 《答明卿闻元美擢御史中丞喜而有寄》之一:“浮云多晻曀,缺月向谁明?”

慈乌

(1).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 晋 王嘉 《拾遗记·鲁僖公》:“仁鸟,俗亦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则其类也。”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阿英 《花鸟争奇》:“慈乌反哺,有母子爱。”

(2).指慈母。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得翁》:“奴便与繫书胡雁,怎教駙马不报慈乌?”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病榻慈乌号欲絶,覆巢鷇鸟慟无依。”

孤栖

独居。多指男女分居或失去配偶。 三国 魏 曹丕 《寡妇》诗:“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唐 李白 《把酒问月》诗:“白兔擣药秋復春, 姮娥 孤栖与谁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尊閫既已夭逝,料无起死回生之理……况在家无聊,未免有孤栖之嘆。” 明 屠隆 《昙花记·公子思亲》:“父既远游访道,母亦矢志孤栖。”

怀人

(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乡的人。 明 杨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

(3).所怀念的人。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中闺

内室

连于中闺。——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嫠纬

见“ 嫠不恤纬 ”。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憯凄

(1).悲痛;感伤。《文选·宋玉<九辩>》:“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张铣 注:“悲痛貌。” 唐 白居易 《客路感秋寄明準上人》诗:“已感岁倏忽,復伤物凋零;孰能不憯悽,天时牵人情。” 明 刘基 《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诗:“思家每恨无轻翼,可对鶯华不憯悽。” 章炳麟 《訄书·明独》:“余, 越 之贱氓也,生又羸弱,无驥驁之气,焦明之志,犹憯悽忉怛,悲世之不淑。”

(2).残酷。《韩诗外传》卷五:“ 紂 之为主,劳民力,寃酷之令加於百姓,憯悽之恶施於大臣。”

孤儿

(1)

(2) 年幼无父的孩童

(3) 失去父母的儿童

孤儿院

矢心

(1).陈示衷心。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念子永归,无復来期。设祭棺前,矢心以辞。”

(2).发誓;下决心。 明 何景明 《别思赋》:“皎秋日以矢心,指寒岁以为期。” 郭沫若 《落叶·第四一信》:“他们在开年之后便要出发,我已矢心跟着他们同去。”

负螟

古人误认蜾蠃养螟蛉为子,故喻以他人之子作为嗣子。典出《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宋书·东平王子嗣传》:“而妾 颜 训养非恩,抚导乖理,情闕引进,义违负螟。”《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论》:“ 明帝 负螟之庆,事非己出,枝叶不茂,岂能庇其本乎。”

两手

(1).犹言两下子。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三:“ 鲍福 小时候学过拳,在扑打和擒拿方面也很有两手。”

(2).指两种手段、两套方法、两种结果等。 木斧 扬禾 《一位女县长的48小时》:“ 宋耀华 心中忖度:这样拖下去,干埝儿就会很快决堤,必须作两手准备。” 达理 《卖海蛎子的女人》:“我埋怨妻子不该把话说死,至少也该有两手准备。”

(3).借指两个人。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 刘四爷 觉得 冯先生 真是心细,当时要再约两手,和 冯先生 打几圈麻将。”

廪粟

亦作“廪粟”。1.公家库藏之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於是反国发廩粟以赋众贫,散府餘财以赐孤寡。”

(2).特指公家供给官吏和在学生员的粮食。 唐 韩愈 《进学解》:“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廩粟。”

(3).谓食廪。 明 刘基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廪粟之外,无他用心。”

遗黎

亦作“ 遗黧 ”。1.亡国之民。《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 广陵 丹徒 南城,非旧土也。” 唐 唐彦谦 《邓艾庙》诗:“ 昭烈 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 譙周 。”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吴子昭雯》:“是时草莽间,尚有遗黎在。”

(2).指沦陷区的人民。 宋 苏辙 《送李诚之知瀛州》诗:“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3).劫后残留的人民。《旧唐书·裴度传》:“ 度 乃约法,唯盗贼鬭杀外,餘尽除之,其往来者,不復以昼夜为限,於是 蔡 之遗黎始知有生人之乐。”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时甫离兵火,遗黎反侧未安。” 清 杨潮观 《汲长孺矫诏发仓》:“难得大人肯援之以手,只是等你事毕回来,方去陈奏,此间残喘遗黎,早都饿死,还救得甚来?”

(4).后世百姓。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逸千载而流声,超遗黎而度俗。” 明 张居正 《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无留巨浸,痛我遗黧。” 明 魏时亮 《平壤拜箕子墓并访井田遗迹》诗:“旧井存 殷 画,遗黎尚古风。” 章炳麟 《沉荩哀辞》:“哀我遗黎,不絶如系。”

火化

(1) 用火焚化,指火葬

(2) 用火烧熟食物

劫运

亦作“刧运”。亦作“刼运”。灾难;厄运。《南宫词纪·懒画眉·送别》套曲:“玉销香断,花残月孤,这的是五行劫运,合受催促。”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鬼劫》:“俗以水火刀兵为生人刧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名臣宿将先后骑箕,而醉梦白面之徒,相继任封疆而持节鉞,殆刼运将临,非人力所能挽救与?”《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此二乱党,皆所以酿劫运,亦皆所以开文明也。”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我不负此 中国 , 中国 即不负此河山,是在吾国民之善用其秉彝,以造福邦家,以之挽回刧运。” 闻一多 《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 中国 是勇于‘予’而不太怯于‘受’的,所以还是自己的文化的主人,然而也只仅免于没落的劫运而已。”

白圭

亦作“ 白珪 ”。1.古代白玉制的礼器。《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诗:“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緇。”

(2).比喻清白之身。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明 沉受先 《三元记·会亲》:“随时送女还家去,使白圭不玷瑕疵。”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邅回

亦作“ 邅回 ”。亦作“ 邅囘 ”。亦作“ 邅囬 ”。 1.难行不进貌。《淮南子·原道训》:“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 高诱 注:“邅囘,犹委曲也。” 唐 张说 《同赵侍御乾湖作》诗:“一湾一浦悵邅迴,千曲千溠怳迷哉。”一本作“ 邅囘 ”。 唐 刘禹锡 《武林书怀五十韵》:“邅囬过 荆楚 ,流落感凉温。”一本作“ 邅迴 ”。 宋 黄庭坚 《寄馀干徐隐甫》诗:“江行长邅回,风水忧索米。” 明 何景明 《蹇赋》:“临脩路而邅廻兮,恐丛棘之未尽。”

(2).辗转;盘旋;萦绕。《淮南子·本经训》:“曲拂邅迴,以像 湡 浯 。” 高诱 注:“邅迴,转流也。” 南朝 梁 何逊 《望廨前水竹答崔录事诗》:“乡念一邅廻,白髮生俄顷。”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足使边心愤薄,乡思邅迴。”《荀子·赋》“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 唐 杨倞 注:“尾邅迴盘结,则箴功毕也。” 宋 苏辙 《与杨元素书》之二:“见治装舟行,自 洛阳 出陆百八十里至 汝 ,虽繚绕邅回,然久困资用殆尽,决不能陆行耳。” 清 姚鼐 《戊午九月十四日出云楼寺作》诗:“邅迴将出谷,阴森又入奥。”

(3).困顿,不顺利。《南史·张充传》:“独师怀抱,不见许於俗人,孤修神崖,每邅回於在世。” 唐 刘禹锡 《洛中谢福建陈判官见赠》诗:“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廻。”《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只为无明相繫缚,邅廻不遇出头年。” 宋 苏轼 《次前韵寄子由》:“我少即多难,邅回一生中。”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棋决雌雄》:“摧折,侵地无方,攻城记屈,邅囘转觉难发。”

(4).谓反复研究学问。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或希构厦之餘,一赐观览,知小生於章句中欒櫨榱角之材,尽曾量度,则十餘年之邅迴,不为无所用矣。” 宋 王安石 《送灵仙裴太傅》诗:“邅回旧学皆残藳,邂逅相看各老翁。”

见“ 邅迴 ”。

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三纲

(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汉 班固 《 * 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三纲实繫命,道义为之根。”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三纲等皆论穷弥天,惠湛清月。” 王琦 注引《翻译名义》:“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涂泥

(1).湿润的泥土。《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上下错。” 宋 韩彦直 《橘录·种治》:“柑橘宜斥卤之地……凡圃之近涂泥者,实大而繁。” 明 刘基 《海宁应氏墓庵记》:“面山负山,厥土广斥涂泥,民质以良。”

(2).谓滋润泥土。 清 顾炎武 《酬归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3).泥泞的路途。《汉书·阴兴传》:“ 兴 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出门。”

须眉

(1)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2) 胡须和眉毛

妇女

成年女子的统称

愧死

极言羞愧。《西湖佳话·西泠韵迹》:“我堂堂男子,既富且贵,反因来迟,不能少申一报,非负心而何?日后冥中相见,岂不愧死!”《镜花缘》第十二回:“如此谦恭和蔼,可谓脱尽仕途习气。若令器小易盈,妄自尊大,那些骄傲俗吏看见,真要愧死!”

寡妻

(1) 亡夫之妇。即寡妇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唐· 杜甫《无家别》

(2) 旧指大老婆,嫡妻;一说寡德之妻,谦词;一说为国君夫人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大雅·思齐》

徽名

美名。《南齐书·皇后传论》:“宝命方昌,椒庭虚位,有妇人焉,空慕 周 典,禎符显瑞,徒萃徽名。”

贞节

(1).忠贞不二的节操。《文选·张衡<东京赋>》:“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薛综 注:“夫,犹人人也。言执礼义之心,顾思 汉 德,人怀贞正之志分也。” 唐 李德裕 《授郑裔绰渭南县尉直宏文馆制》:“况两代持衡,皆有贞节,守正持法,遗风凛然。” 清 翁志琦 《反班婕妤怨歌行》:“薄俗区故新,君子秉贞节。”

(2).封建礼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行为。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昔者 东夷 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壻,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用 曹大家 之明训,执 宋 伯姬 之贞节。”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老太太深信她的哲理是天下最好的,因为‘忍’字教她守住贞节,度过患难,得到像一个钢针那么无趣而永远发着点光的生命。”

乐队

古代泛指奏乐及歌舞的队伍。今指人数众多的器乐演奏者的集体

灵山

(1).道家指 蓬莱山 。《文选·左思<吴都赋>》:“巨鼇贔屓,首冠 灵山 。” 吕向 注:“ 灵山 ,海中 蓬莱山 。”

(2).指传说中的 昆仑山 曾城 。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逯钦立 校注:“ 灵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昆仑山 。 南朝 梁 沉约 《锺山》诗:“ 灵山 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锺山 , 昆仑山 的别名。参见“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圣地 灵鹫山 的简称。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五:“朝游浄国侣,暮集 灵山 羣。”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 彭泽 因家凡几世, 灵山 预会是前生。”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既到 灵山 ,岂可不朝我佛。”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彷彿 灵山 集海会,弟子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悲或欣然。”原注:“ 灵山 ,即 灵鷲山 ,佛説法处。”

(5).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饶县 北。《云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灵山 在 信州 上饶县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上饶县》:“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6).指有灵应的山。《云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旧壤,境带灵山,自狩 巴 梁 ,屡照感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七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7).对山的美称。 唐 刘斌 《咏山》:“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 云阴远, 香炉 烟气多。”

三唱

见“ 三注三唱 ”。

柏舟

亦作“栢舟”。1.柏木作的船。《诗·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2).本为《诗·邶风》篇名。《诗·邶风·柏舟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 卫顷公 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后因以谓仁人不得志。

(3).本为《诗·鄘风》篇名。《诗·鄘风·柏舟序》:“柏舟, 共姜 自誓也。 卫 世子 共伯 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后因以谓丧夫或夫死矢志不嫁。 晋 潘岳 《寡妇赋》:“蹈 恭姜 兮明誓,咏《栢舟》兮清歌。” 唐 权德舆 《鄜坊节度推官大理评事唐君墓志铭》:“结褵周月,遭罹柏舟之痛。”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今夫人 彭城 刘氏 ,故左省常侍 帨 之女也, 太平兴国 中封 莒国夫人 ,栢舟自誓,常欲未亡。”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老身柏舟誓守,自甘半世居孀。”

横斗柄

谓北斗星的柄横斜。指拂晓时分。 宋 周邦彦 《蝶恋花·秋思》词:“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