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原文

竹迷谁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栽向凤池吹律处,劚从芸阁杀青余。
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
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
〈仲冯方作左史,必与贡父并直于此。

诗词问答

问: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竹迷

即竹醉日。 宋 苏辙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竹迷谁定知迷否,趂取滂沲好雨初。”参见“ 竹醉日 ”。

趁取

亦作“趂取”。1.犹获取。 唐 裴铏 《传奇·卢涵》:“ 涵 大恐栗,方悟怪魅,遂掷出户,解小马而走。青衣连呼数声,曰:‘今夕事,须留郎君一宵,且不得去。’知势不可,又呼:‘东边 方大 ,且与我趁取遮郎君。’俄闻柏林中有一大汉,应声甚伟。”

(2).犹趁着。取,助词。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又有一官人谈语好文。尝謁一班行,临退,揖而前曰:‘未敢款谈,旦夕专候宇下。’班行作色曰:‘何如趂取今日晴暖説了。’而此官人了不解。” 清 洪昇 《长生殿·收京》:“春深四野农事早,恰趁取甲兵初释。” 清 陈维崧 《望梅·春城望纸鸢》词:“正偷将残线,趂取新晴,恣情游赏。”

滂沱

(1)

(2) 形容雨下得很大

(3) 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

涕泪滂沱

(4) 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

凤池

(1).即凤凰池。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 凤凰池 ”。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 王谟 辑《世本·作篇》:“ 伏羲氏 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3).砚的一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 宋 范纂 《端溪砚谱》:“ 宣和 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 凤池研 ”。 宋 米芾 《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 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吹律

(1).吹奏律管。律为阳声,故传说可以使地暖。《艺文类聚》卷九引 汉 刘向 《别录》:“ 邹衍 在 燕 ,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穀生,今名 黍谷 。” 唐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诗:“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唐 刘禹锡 《与刑部韩侍郎书》:“春雷一振,必歆然翘首与生为徒,况有吹律者召东风以薰之,其化也益速。”

(2).指吹奏管乐。 明 杨慎 《凤赋》:“遂乃命 伶伦 断 嶰谷 之竹,吹律写凤之音; * 调三舌之簧,炙笙象凤之翼。”

芸阁

即芸阁。 宋 秦观 《孙莘老挽词》之二:“青春芸閤妙文词,进读 金华 鬢若丝。”参见“ 芸香阁 ”。

杀青

(1) 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后汉书·吴祐传》

《三苞》奇字已杀青。——宋· 陆游《读书》

(2) 加工绿茶的一道工序,把嫩叶加高温烤软,破坏其中的酵素,防止发酵并使茶叶保持原有绿色,以便进一步加工

迎风

(1) 面对着风吹的方向

迎风飞翔

(2) 随着风吹去的方向

彩旗迎风招展

弄月

赏月。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之六:“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小妇春粧罢,弄月当宵楹。” 唐 李白 《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 涇溪 。” 明 陈自得 《太平仙记》第一折:“他也曾弄月筛金在鹊桥。”

相差

彼此差别

我与他长的相差不多

直宿

值夜。《周礼·天官·宫正》“次舍之众寡” 汉 郑玄 注:“次,诸吏直宿。” 唐 白居易 《初下汉江舟中作给两省给舍》诗:“晨无朝謁劳,夜无直宿勤。”《醒世恒言·江大尹火焚宝莲寺》:“﹝ 汪大尹 ﹞即写硃票,差人遍召快手,各带兵器到县,直宿防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老归林下,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相看

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两日,以备人家相看。——《红楼梦》

除书

(1).拜官授职的文书。 唐 韦应物 《始治尚书郎别善福精舍》诗:“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宋 陆游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诗:“緑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 清 赵翼 《擢授贵西兵备道》诗:“天上除书恩主眷,风前残烛老亲年。”

(2).选任官员的花名册。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其以举授之由,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

左史

(1).官名。 周 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 唐 宋 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 楚 有 左史倚相 。见《国语·楚语》。

于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