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石常吉得旨归养赋赠·其一

作者:何吾驺 朝代:明代

原文

石磴悬崖苦竹根,春风为爱长儿孙。

琅玕百尺淩空上,归赋南山尽主恩。

诗词问答

问:《李豫石常吉得旨归养赋赠·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何吾驺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吾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参考注释

石磴

石级;石台阶。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牵萝下石磴,攀桂陟松梁。”《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约有十数里,方得石磴,磴有百来级,级尽方是平地。” 清 钱谦益 《香山寺》诗:“云从石磴中间出,月向香臺下界生。”《收穫》1984年第3期:“有的地方石磴足有二尺高,可磴面儿只有二寸来宽,大腿高高地提上去,脚板贴紧石磴横过来,咬着牙关彆足气,才能升上一磴。”

悬崖

陡峭山崖

悬崖之颠。——明· 顾炎武《复庵记》

竹根

(1).竹子的根。 唐 贾岛 《题竹谷上人院》诗:“樵径连峰顶,石泉通竹根。”

(2).竹根制作的酒器。 北周 庾信 《奉报赵王惠酒》诗:“野鑪然树叶,山杯捧竹根。” 唐 李贺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土甑封茶叶,山杯鏁竹根。” 王琦 汇解:“《太平寰宇记》:‘ 段氏 《蜀记》云, 巴州 以竹根为酒注子,为时珍贵。’”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儿孙

(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琅玕

(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

(2)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