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原文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
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
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

诗词问答

问: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问: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禹锡名句大全

刘禹锡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书法欣赏

刘禹锡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书法作品欣赏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61-27

参考注释

交争

交相谏诤。《吕氏春秋·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証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

(1).互相争论。《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 齐 危矣。”

(2).互相争战。《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彊国,非 秦 而 楚 ,非 楚 而 秦 ,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 清 杭世骏 《质疑》卷下:“迨至 楚 汉 交争,又不闻定制胜之策、建安民之略,唯区区以杀 沛公 为事。”

(3).犹纷争。《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三年》:“ 姚兴 死,诸子交争,故 裕 乘舋伐之。”《元典章·户部五·民田》:“无理之人,自忖其非,故将交争未定田土屋宇,妄行捨施寺观。”

(4).犹交集。 汉 张衡 《东京赋》:“客既醉於大道,饱於文义,劝德畏戒,喜惧交争,罔然若酲,朝罢夕倦。”

抑扬

(1) 音调有节秦地或高或低

抑扬中散曲,漂泊 孝廉船。—— 温庭筠《感旧陈诗》

(2) 浮沉,进退。指处世态度

进退屈伸,与时抑扬。——张衡《南都赋》

(3) 褒贬,指对人的评议

外相抑扬,内相附会。——《北史·甄琛传》

(4) 文气起伏

辞旨抑扬,悲而不伤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飞雨

(1).飞飘的雨。 南朝 齐 谢朓 《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唐 王昌龄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飞雨祠上东,靄然 关中 暮。”

(2).骤雨。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清商

(1).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韩非子·十过》:“公曰:‘清商固最悲乎?’ 师旷 曰:‘不如清徵。’”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夫五声八音,清商流徵,损聪者也。” 唐 杜甫 《秋笛》诗:“清商欲尽奏,奏苦血霑衣。”

(2).谓秋风。 晋 潘岳 《悼亡诗》:“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元 范梈 《奉同元学士赋赠邓提举之官江浙》诗:“况值杪秋令,清商动凉幕。”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不至书寄用渊明九日闲居韵》:“清商发林际,颯颯动秋声。”

纨扇

用细绢制成的团扇

恩情

施惠人给受惠人的好处,恩惠情谊

夜觉

犹夜警。《周礼·秋官·序官》“司寤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汉 郑玄 注:“寤,觉也,主夜觉者。” 孙诒让 正义:“夜觉谓夜警。夜使人觉寤不犯禁也。”

纱灯

用纱罩笼住的灯。 唐 韦应物 《寄璨师》诗:“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雨后》:“晓看紈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 宋 贺铸 《罗敷歌》词:“半掩兰堂,惟有纱灯伴绣牀。” 元 张可久 《清江引·秋思》曲:“孤眠夜寒魂梦怯,月暗纱灯灭。”

百草

各种草类。亦指各种花木。《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寳成。” 汉 王充 《论衡·幸偶》:“夫百草之类,皆有补益,遭医人採掇,成为良药。”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王微》:“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鷄悲。”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宋 苏轼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二:“曾把四絃娱 白傅 ( 白居易 ),敢将百草鬭 吴王 。”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何况

(1) 不消说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2) 更加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3)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何况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悲翁

(1).古曲名。《思悲翁》的省称。 晋 陆机 《鼓吹赋》:“簫嘈嘈而微音,咏《悲翁》之流思。” 南朝 陈 沉炯 《长安少年行》:“杖策寻遗老,歌啸咏《悲翁》。” 唐 王维 《奉寄韦太守陟》诗:“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参见“ 思悲翁 ”。

(2).忧伤的老人。 北周 庾信 《竹杖赋》:“拉虎捭熊,予犹穉童;观形察貌,子实悲翁。”《新唐书·张荐传》:“﹝ 颜真卿 ﹞行年八十,被羸老之疾,拘囚环堵之间,顾眄鉤戟之下,呼嗟愤恚,失寝忘食,不知悲翁何以堪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