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送丘漕迪嚞

作者:李昴英 朝代:宋代

代送丘漕迪嚞原文

假帅如公自古无,邦人久矣望锋车。
政声难掩诸公说,明主周知万里余。
豹尾鸡翘那欠此,莼羹鲈鱠且归欤。
江头鼓动江船去,喜气欢声动里闾。

诗词问答

问:代送丘漕迪嚞的作者是谁?答:李昴英
问:代送丘漕迪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昴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昴英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邦人

(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锋车

即追锋车。常指朝廷用以征召的疾驰之车。 宋 陈师道 《贺亳州林枢密书》:“恐坐席之未温,而锋车之迅召。”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刘恭父》词:“衮衮锋车还急詔。满眼 瀟湘 ,总是恩波渺。” 清 吴伟业 《送曹秋岳以少司农迁广东左辖》诗之一:“早晚 酇侯 能荐达,锋车好促舍人装。” 靳荣藩 集览引《晋书·舆服志》:“追锋之名,盖取其迅速也。”参见“ 追锋车 ”。

政声

官吏的政治声誉。《南史·沉宪传》:“乃以 宪 带 山阴 令,政声大著。” 唐 钱起 《送沉少府还江宁》诗:“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六:“辛亥革命胜利以后, 薄洵 还在 荣县 作知事,他的政声很好,受到群众拥护,替当时的革命党人保持了荣誉。”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周知

普遍知道;使普遍知道

众所周知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豹尾

(1).豹的尾巴。《山海经·西山经》:“ 西王母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2).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鶩驾,陛下将復劳玉躬,扰挂神思。”《晋书·沉充传》:“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旌节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长 魏 师。”《宋史·舆服志二》:“ 宋 凡命节度使,有司给门旗二,龙、虎各一,旌一,节一,麾枪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黄布,画豹文,并髹杠。”

(3).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汉 蔡邕 《独断》下:“ 秦 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宋书·武帝纪上》:“公亲鼓之,贼乃大奔。 超 遁还 广固 。获 超 马、伪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师。”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驾诣景灵宫仪仗》:“卤簿仪仗,有高旗大扇,画戟长矛,以五色。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绣抹额者……或持竿上悬豹尾者,持短竿者。”

(4).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 宋 叶适 《蔡尚书挽词》:“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 清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 * 韵》:“林外琱戈随豹尾,峰头黄繖傍龙媒。”参见“ 豹尾车 ”。

(5).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协纪辨方书·豹尾》引《乾坤宝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黄旙对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纳奴婢、进六畜及兴造,犯之者破财物,损小口。”

(6).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唐 王勃 《乾元殿颂》:“歌呈豹尾,舞进鳶肩。”

鸡翘

(1).鸾旗。帝王仪仗之一。《后汉书·舆服志上》:“鸞旗者,编羽旄,列繫幢旁。民或谓之鸡翘,非也。” 唐 李商隐 《茂陵》诗:“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復插鸡翘。” 宋 王安石 《送项判官》诗:“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九死自拚埋马革,五更重幸插鸡翘。”

(2).色彩名。《急就篇》卷二:“春草鸡翘鳧翁濯。” 颜师古 注:“皆谓染彩而色似之,若今染家言鸭头緑,翠毛碧云。”

莼羹

用蓴菜烹制的羹。《晋书·陆机传》:“尝诣侍中 王济 , 济 指羊酪谓 机 曰:‘卿 吴中 何以敌此?’答云:‘千里蓴羹,未下盐豉。’时人以为名对。”《说郛》卷十九引 宋 曾三异 《因话录·蓴羹》:“‘千里蓴羹,未下盐豉。’世多以淡煮蓴羹,未用盐与豉相调和。非也!盖末字误书为未, 末下 乃地名, 千里 亦地名。此二处产此二物耳。其地今属 平江郡 。” 清 金农 《闻喜县中早发》诗:“脯腊膎胰非不饱,未免秋风刮面思蓴羹。”

蒓羹:莼菜做的羹。 唐 张志和 《渔父歌》:“ 松江 蟹舍主人欢,菰饭蒓羹亦共餐。”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玉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箇甚,烟雾底。独爱蒓羹美。”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 张翰 在 西晋 齐王炯 的幕下,因秋风起而思食 江 东莼羹,因而离开了 齐王 。”

江头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鼓动

(1) 以言语或行为激励他人使有所行动

鼓动人们去斗争

(2) 唆使

这些坏事是谁鼓动你干的?

边鄙无事,乃群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新唐书·崔群传》

喜气

高兴的神色或气氛

满脸喜气洋洋

欢声

欢心地发出呼声

里闾

(1).里巷;乡里。《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思还故里閭,欲归道无因。”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艷照里閭。”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厥后道出 齐 鲁 ,瞻拜 泰岱 、 孔 林,迄於前日始返里閭。”

(2).指乡里友人。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却数共游者,凋落非里閭。”《元典章新集·刑部·诸盗》:“里閭相劝,族党相规。”

(3).泛指民间。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所贵緡货通行,里閭宽息。” 宋 苏轼 《谢贾朝奉启》:“首隆学校之师儒,次访里閭之耆旧。” 清 龚自珍 《语录》:“小篆相传,沿譌日久,大抵由 汉 时里閭书师所见隶书,传授其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