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

作者:曾巩 朝代:宋代

降龙原文

降龙左右施襟裾,两廊夹庙深渠渠。
礼下天子一等尔,衣服居处何其殊。
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其孥。
先后荧煌首珠翠,侍者百十颜温瑜。
凝寒堕指热侵骨,一宴百盏倾金壶。
穷民疾首望雨露,太上欲倚攀姚虞。
君胡为乎目时病,橐针补艾恬以愉。
生前赫赫浪自重,身后没没宁非愚。

诗词问答

问:降龙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问:降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巩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降龙

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仪礼·觐礼》:“天子乘龙,载大斾,象日月,升龙降龙。” 宋 曾巩 《降龙》诗:“降龙左右施襟裾,两廊夹庙深渠渠。”《诗·豳风·九罭》“衮衣綉裳” 宋 朱熹 集传:“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而无升龙。”

谓以佛法降伏神龙。 唐 灵一 《宿天柱观》诗:“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 元 薛玄曦 《送朱本初之玉阶堂》诗:“慎勿挽弓思射鹿,祇须铸铁学降龙。” 陈毅 《悼罗炳辉将军》诗:“自有擎天手,伏虎復降龙。”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石油头》:“尖刀班,突击队,从两个方向,猛扑钻台。一个伏虎。一个降龙。带上管线,压上井口。”参见“ 降龙伏虎 ”。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襟裾

(1).衣的前襟或后襟。亦借指衣裳。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大雨见寄》诗:“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 宋 张九成 《秋兴》诗:“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 清 孙枝蔚 《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诗:“诵诗感《无衣》,涕泪湿襟裾。”

(2).引申为胸前。 清 尤侗 《游灵岩记》:“歷阶而望,则 太湖 也。山色有无,水光上下,渔舟一叶,落霞千点,气象茫茫,集於襟裾。”

(3).詈词。谓禽兽而穿着人的衣服。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着马牛襟裾。” 明 袁宗道 《读<孟子>》:“百姓行矣而不著,习矣而不察,则为襟裾之禽兽。”

渠渠

(1).深广貌。《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 朱熹 集传:“渠渠,深广貌。” 宋 王安石 《潭州新学》诗:“撤故就新,为此渠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2).殷勤貌。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古人詡詡而汲善,渠渠而下士,是致德义日益引,望实日益隆,忧患无自入焉。” 宋 梅尧臣 《将赴表臣会呈杜挺之》诗:“学语渠渠问,牵裳步步随。”

局促不安貌。《荀子·修身》:“人无法则倀倀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 杨倞 注:“渠渠,不宽泰之貌。”一说,无守貌。 梁启雄 释引 陈奂 曰:“渠渠,犹瞿瞿。《齐风》传云:‘瞿瞿,无守之貌。’”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一等

(1).一级台阶。《论语·乡党》:“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

(2).一个等级。《国语·鲁语上》:“自是 晋 聘於 鲁 ,加於诸侯一等。” 唐 杜甫 《唐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凡涂车芻灵,设熬置铭之名物,加庶人一等。”《通志·职官一》:“正九品,从九品,从品同外官各降一等。” 巴金 《真话集·<序跋集>跋》:“我相信他的说法:人生来是平等的。五十四年过去了,可是今天还有人告诉我:人是应该分为等级的,那么根据我几十年的写作经验,我大概属于挨批的一等吧。”

(3).一样;相同。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崇 常择美容姿相类者十人,装饰衣服大小一等,使忽视不相分别,常侍於侧。” 宋 王安石 《影福殿前柏》诗:“知君劲节无荣慕,宠辱纷纷一等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 河 北绢经纬一等,故无背面; 江 南绢则经粗而纬细,有背面。”

(4).一种;一类。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六:“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有一等妇女每相随,并不説家克计,则打听些閒是非。”《红楼梦》第五四回:“再有一等人,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着邪了。”

(5).第一等。《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考过,宗师着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 茅盾 《子夜》十五:“ 苏伦 也算是半个‘理论家’,口才是一等, 玛金 平时也相当的敬重他。”

衣服

衣裳服饰。今泛指身上穿的各种衣裳服装

居处

(1).指平日的仪容举止。《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 ,居处骄甚。”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澄 帅官僚赴弔, 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

(2).指日常生活。《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南史·孔靖传》:“ 曲阿 富人 殷綺 见 奂 居处俭素,乃餉以衣氊一具。”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 侯 为人貌古而气凝,恬淡而寡欲,其居处苦约,有寒士所不能堪者。” 清 唐甄 《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

(3).安置;处置。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孟子 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 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元史·食货志四》:“八年,令各路设济众院以居处之,於粮之外,復给以薪。”蒲仙剧《父子恨》第七场:“可恨 杜国忠 ,心术不端,多方挑唆你要害我一家,此事你要如何居处?”

指住所,住处。《后汉书·袁安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宋 庞元英 《谈薮》:“﹝ 长孙道生 ﹞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 清 唐甄 《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

何其

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

何其壮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何其衰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何其糊涂

文旛

彩旗。 宋 曾巩 《降龙》诗:“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其孥。”

列戟

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旧唐书·德宗纪下》:“壬戌,詔以太尉、中书令, 西平郡王 李晟 长子 愿 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赐勋上柱国,与 晟 门并列戟。” 宋 曾巩 《降龙》诗:“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其孥。” 清 曹寅 《题楝亭夜话图》诗:“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

私第

指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后汉书·贾复传》:“ 復 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闔门养威重。”《宋书·彭城王义康传》:“鞠恭慄悚,若堕谿壑,有何心颜,而安斯宠,輒解所职,待罪私第。” 宋 苏轼 《醉白堂记》:“故 魏国忠献 韩公 ,作堂於私第之池上,名之曰 醉白 。” 清 吴伟业 《萧何》诗:“ 萧相 营私第,他年畏势家。”

青紫

(1) 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夏夜叹》

(2) 见“发绀”

若若

(1).长而下垂的样子。《汉书·佞幸传·石显》:“ 牢 邪 石 邪, 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颜师古 注:“若若,长貌。” 唐 柳宗元 《故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若若紫綬,荣于高堂。” 清 钱谦益 《渡淮河闻何三季穆之讣》诗:“自言星星髮,不紆若若綬。”

(2).众多的样子。《列子·力命》:“今昏昏昧昧,纷纷若若,随所为,随所不为。”

(3).每每,常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猴》:“女自是精爽迷罔,顿如痴人,正昼眠睡,暮则华妆艷饰,伺夜,若若有所之。”

先后

(1) 先和后;早和晚

人来的不少,但总要分个先后

(2) 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

她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求学

荧煌

辉煌。 唐 李白 《明堂赋》:“崇牙树羽,荧煌葳蕤。”《三国演义》第五回:“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竹青》:“开目,见高堂中巨烛荧煌。”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竹窗敞开,灯火荧煌。”

珠翠

珍珠翡翠,泛指用珍珠翡翠做成的各种装饰品

侍者

(1).随侍左右听候使唤的人。《左传·襄公七年》:“﹝ 郑僖公 ﹞及将会 于鄬 , 子駟 相,又不礼焉。侍者諫,不听;又諫,杀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韩昭侯 使人藏弊袴,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袴不以赐左右而藏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復与侍者,不敢令 万石君 知,以为常。”

(2).特指随身女侍。《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后有侍者,善舞,王幸之,王后欲令侍者与 孝 乱以污之。”《汉书·长沙定王发传》:“ 景帝 召 程姬 , 程姬 有所避,不愿进,而饰侍者 唐儿 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 程姬 而幸之,遂有身。”《汉书·叙传上》:“会 许皇后 废, 班倢伃 供养东宫,进侍者 李平 为倢伃。”

(3).旧时旅社、饭店的仆役也称侍者。 茅盾 《子夜》六:“ 吴荪甫 闷闷地松了一口气,就吩咐侍者拿白兰地,发狠似的接连呷了几口。”

(4).佛门中侍候长老的随从僧徒。 宋 苏轼 《论高丽第一状》:“ 徐戩 擅於海舶内载到 高丽 僧统 义天 手下侍者僧 寿介 ……等五人,乃賫到本国礼宾省。”《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陈可常 在长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水浒》第六回:“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花月痕》第五回:“只见殿后一个老尼,年纪七十以外,扶着侍者慢慢踱过来。”

百十

一百上下

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百十来斤

温瑜

色泽温润而美好。 宋 曾巩 《降龙》诗:“先后荧煌首珠翠,侍者百十颜温瑜。”

凝寒

严寒。《文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岂不罹凝寒,松栢有本性。” 李善 注:“凝,严也。”《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 唐 孔颖达 疏:“冬时凝寒之气在於地上,水又清轻,羽既稟其寒气,又象水声,故其数少。” 宋 曾巩 《降龙》诗:“凝寒堕指热侵骨,一宴百盏倾金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其时天气凝寒,注汤沃面过了,将残汤倾去,还有倾不了的,多少留些在盆内。过了一夜,凝结成冰。”

堕指

谓冻掉手指。《汉书·高帝纪下》:“上从 晋阳 连战,乘胜逐北,至 楼烦 ,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繒纊无温,堕指裂肤。” 宋 杨万里 《后苦寒歌》:“生愁堕指脱两耳,芦花亦无何许藏。”

百盏

亦作“ 百醆 ”。极言饮酒杯数之多。 唐 罗隐 《秋日禅智寺见裴郎中题名寄韦瞻》诗:“百醆浓醪成别梦,两行垂露澣羈愁。” 宋 苏轼 《题梅圣俞诗后》:“ 梅二丈 长身秀眉,大耳红颊,饮酒过百盏,輒正坐高拱,此其醉也。”

金壶

(1).铜壶的美称。 晋 陆机 《漏刻赋》:“挈金壶以南罗,藏幽水而北戢。” 唐 崔液 《蹋歌词》:“金壶催夜尽,罗袖舞寒轻。” 后蜀 毛熙震 《更漏子》词:“烟月寒,秋夜静。漏转金壶初永。”参见“ 刻漏 ”。

(2).黄金酒壶。《晏子春秋·杂上十九》:“ 景公 游于 纪 ,得金壶。”

(3).为酒壶之美称。 唐 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玉佩迎 * ,金壶醉老春。” 宋 曾巩 《降龙》诗:“凝寒堕指热侵骨,一宴百盏倾金壶。”

穷民

(1).指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 郑玄 注:“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 孙诒让 正义:“据《王制》文,谓孤、独、矜、寡。”《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鰥,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2).泛指贫苦百姓。《庄子·天道》:“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 成玄英 疏:“百姓之中,有贫穷者,每加拯恤,此心不替也。”

首望

头等望族。《周书·蔡祐传》:“ 夏州 首望 弥姐元进 等阴有异计。”《周书·任果传》:“ 果 请入朝, 太祖 许之。以其方隅首望,早立忠节,乃进爵 安乐郡公 。”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太上

(1).最上,最高。《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 孙诒让 间诂:“太上,对其次为文,谓等之最居上者。”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 宋 秦观 《心说》:“太上见心而无所取捨,其次无心,其次虚心,其次有心。”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七:“我们的作为国家而存在的太上支配权已经是老早 * 在了别的一些什么人手里。”

(2).犹太古,上古。《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 郑玄 注:“太上,帝皇之世。” 陆德明 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 李善 注:“太上,太古也。”

(3).指皇帝。《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太上,天子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

(4).指上帝,天帝。 明 乌斯道 《月下弹琴记》:“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将命六丁取之。”

(5).太上皇。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号,而有免官之謡。”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 清 李渔 《玉搔头·奸图》:“那时节啊,我龙床肯让,愿为太上。”

(6).道教最高最尊之神的名前常冠以“太上”二字,以示尊崇。《云笈七籤》卷九:“太上曰:‘心有神识,识道可尊。’”此指 太上道君 。

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时病

(1).当时的弊病。 唐 元稹 《授刘悟昭义军节度使制》:“所以顺人情而急时病也。” 宋 苏舜钦 《上京兆杜公书》:“今所属有此灾异,故当忧思本朝,建言时病以箴之。”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措置失宜》:“道路之言,切中时病。”

(2).时疫;流行病。《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 王春春 ﹞数日前,时病死了。”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此间已大有夏意……但时病尚不及 北平 之盛。”

生前

指死者活着的时候

这是烈士生前立下的誓言

赫赫

显赫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自重

(1) 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2) 自珍自爱——常用作书简套语

(3) 机器运输工具或建筑物承重构件等本身的重量

车皮自重

身后

过世之后

垂名于身后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没没

(1).犹昧昧,糊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晋国 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杨伯峻 注:“没没犹言昧昧,不明白,糊涂。”一说,贪。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没没”:“没没,贪也。”

(2).谓无声无息;无所作为。 唐 柳宗元 《先君石表阴先友记》:“自 元均 至 宣力 ,皆没没无显仕者。” 宋 曾巩 《降龙》诗:“生前赫赫浪自重,身后没没寧非愚。”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坟壠萧然,没没於蓬藜榛棘之间,狐兎杂居,殆不忍视。” 明 归有光 《史论序》:“俛仰二十餘载,濩落无成,恐遂没没,有负先生之教。” 清 周亮工 《题与然大师画册前》:“公同里 倪篤之 、 武林 金道隐 、 龙眠 方密之 ,三公皆有盛名于时,而公没没与草木腐。”

(3).水流貌。 晋 王羲之 《用笔赋》:“没没汩汩,若 濛 汜之落银钩。” 唐 柳宗元 《晋问》:“弥高掩庳,漫壠冒块,决决没没,远近混会。” 清 龚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赋》:“淫雨久极,黭黭汩汩,泥泥没没,万民蹙额。”

(4).形容包裹严实。《 * 词话》第四一回:“﹝妳子﹞用红綾小被,把 官哥 儿裹得没没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