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过碧云寺

作者:王叔杲 朝代:明代

清明日过碧云寺原文

佳节登临兴未阑,停骖山寺一盘桓。

千厓霁色初融雪,三月花枝尚怯寒。

风静波光涵碧落,月明松籁杂清湍。

朅来未遂耽幽趣,回首红尘走马看。

诗词问答

问:清明日过碧云寺的作者是谁?答:王叔杲
问:清明日过碧云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清明日过碧云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叔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叔杲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八十二

参考注释

佳节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山寺

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 韦应物 《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 何中 《南居寺》诗:“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鐘。”

盘桓

徘徊;逗留住宿

怅盘桓而不能。——曹植《洛神赋》

盘桓数日

盘旋环绕

霁色

一种蓝色,与雨后天晴的天空一样的颜色

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花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 王维 《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浅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烧。” 萧红 《夏夜》:“她过来似用手打我,嘴里似乎咒我,她依过的那花枝,立刻摇闪不定了。”

(2).比喻美女。 前蜀 韦庄 《菩萨蛮》词:“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宋 张景修 《虞美人》词:“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 清 唐孙华 《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花枝斜倚镜臺前,晚妆人倦娇相向。”

静波

(1).使波浪平息。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2).风平浪静,水不扬波。 晋 陆机 《应嘉赋》:“意邈澄霄,神夷静波。” 晋 张华 《武帝哀策文》:“江海静波, 岷岳 无尘。”《云笈七籤》卷二二:“山海静波,诸天肃清。”

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松籁

风吹松树发出的自然声韵。 唐 欧阳衮 《南涧寺》诗:“松籟泠泠疑梵唄,柳烟歷歷见招提。”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一:“隐居松籟细錚然,何独 微之 重碧鲜。” 清 陈步雷 《涌泉寺》诗:“风传松籟浑鐘响,云护山光失寺门。” 陈去病 《焦山中流遇急湍》诗:“謖謖疑松籟,淙淙响石泉。”

清湍

清澈的急流。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遗芳结飞飆,浮景映清湍。” 唐 柳宗元 《邕州马退山茅亭记》:“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 也,不遭 右军 ,则清湍脩竹,芜没於空山矣。”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 秦 树隔 长安 ,蘼芜连 楚 泽,映清湍,王孙何处解征鞍。”

朅来

(1).犹言去。《后汉书·张衡传》:“回志朅来从玄諆,获我所求夫何思!” 李贤 注:“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朅来游 嵩 峯,羽客何双双。” 唐 李涉 《春山三朅来》诗之一:“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 宋 苏轼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诗:“ 长陵 朅来见大姊, 仲孺 岂意逢将军?”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诗:“朅来未得从 黄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犹言来。归来;来到。《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咏归涂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来。” 吕延济 注:“朅来,言归去来也。” 唐 张九龄 《岁初登高安南楼言怀》诗:“朅来 彭蠡 泽,载经 敷浅原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戏赠善作墨梅者》词:“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陈沧洲太守出瘗鹤铭于江中以拓本见示作歌记之》:“朅来江边问遗碣,太息墨宝存空亭。”

(3).犹言尔来或尔时以来。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陵》诗:“朅来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诗:“朅来幸得公务閒,閒情暂寄水石间。”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三:“君不见朅来 欧 北天骄骤进化,宁谷久扃吾文明。”

(4).助词。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朅来戒不虞,挺轡越飞岑。”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十:“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朅来 震泽 都如梦,只有 苕溪 可倚楼。”

(5).何来。朅,通“ 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回车朅来兮,絶道 不周 ,会食 幽都 。”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行》:“高节难久淹,朅来空復辞。” 宋 陈与义 《衡山道中》诗之三:“朅来巖谷游,却在浮云外?”

(6).何不来。朅,通“ 盍 ”。 唐 李商隐 《井泥》诗:“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宋 乐雷发 《乌乌歌》:“朅来相就饮斗酒,听我仰天歌乌乌!”

未遂

没有达到;没有实现

政变未遂

幽趣

幽雅的趣味。 唐 李收 《和中书侍郎院壁画云》:“映篠多幽趣,临轩得野情。” 宋 梅尧臣 《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诗:“莫将车骑喧,独往探幽趣。”《西游记》第二四回:“经歷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

指地狱。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儿不幸死,而冥数当与僧合,自知 * 以貽父母羞,然腹已有孕,儻不得生子,则沉沦幽趣,长无脱期。”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走马

(1) 骑着马跑

平原走马

(2) 善跑的马

团长有一匹棕色马,是匹好走马

标签:清明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