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吟

作者:龚宗元 朝代:宋代

六月吟原文

曦轮猎野枯杉松,火焚泰华云如峰。
天地炉中赤烟起,江湖煦沫烹鱼龙。
生狞渴兽唇焦断,峻翮无声落晴汉。
饥民逃生不逃热,血迸背皮流若汗。
玉宇清宫彻罗绮,渴嚼冰壶森贝齿。
炎风隔断真珠帘,池口金龙吐寒水。
象床珍簟凝流波,琼楼待月微酣歌。
王孙昼夜纵娱乐,不知苦热还如何。

诗词问答

问:六月吟的作者是谁?答:龚宗元
问:六月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龚宗元的名句有哪些?答:龚宗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曦轮

指太阳。《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朝日乐章》:“永流洪庆,式动曦轮。” 唐高宗 《立春日游苑迎春》诗:“迎春正啟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清 赵翼 《杨舍城北登望海楼》诗:“是时卓午悬曦轮,潮气上逼白日昏。”参见“ 曦车 ”。

杉松

(1).杉树与松树。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 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2).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 长白山 及 吉林 山区,为 东北 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泰华

(1). 泰山 与 华山 的并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夏桀 之居,左 河 济 ,右 泰 华 ,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 汤 放之。”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词:“有心雄 泰 华 ,无意巧玲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斯真 泰 华 两峯,同标峻絶矣。”

(2).即 华山 。 明 杨基 《送魏万之安西》诗:“云散岳莲开 泰 华 ,月寒郊树隐 新丰 。”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煦沫

(1).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谓用唾沫互相润湿。比喻互相救助于困境中。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鱼以泉涸而煦沫,鸟因将死而哀鸣。” 明 王世贞 《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花覆越来舷,煦沫沾江表。”

(2).引申为互相吹嘘。 明 胡应麟 《诗薮·宋》:“ 宋 人一代沾沾自相煦沫,读其遗言,大概如入 夜郎 王国耳。”

烹鱼

《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 毛 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亨,“ 烹 ”的古字。后以喻治民。 宋 王应麟 《玉海·帝学·庆历迩英阁讲诗》:“三月戊午讲《匪风》‘谁能亨鱼’。上曰:‘ 老子 谓治民若烹小鲜,义近是乎?’ 丁度 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参见“ 烹小鲜 ”。

生狞

凶猛;凶恶。 唐 李贺 《猛虎行》:“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宋 李觏 《俞秀才山风亭小饮》诗:“雨意生狞云彩黑,秋容细碎树枝红。”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色,如睹魑魅逢山臊。”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饥民

在饥荒中挨饿的人们

逃生

逃出险境,以求生存

霍克伯里河及其支流全部泛滥,灾情那么严重,农民们不得不赶快逃生

死里逃生

玉宇

(1) 传说中神仙住的仙宫

(2) 华丽的宫殿

(3) 指天空,也借指宇宙

清宫

(1).洒扫房舍。《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将説 楚王 ,路过 洛阳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2).清理宫室。古代帝王行幸所至,必先令人检查起居宫室,使其清静安全,以防发生意外。《史记·孝文本纪》:“乃使太僕 婴 与 东牟侯 兴居 清宫,奉天子法驾,迎于 代邸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旧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遗静宫令先案行清静殿中,以虞非常。” 司马贞 索隐引《汉仪》:“皇帝起居,索室清宫而后行。”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扫室涂椒,清宫候輦。”

(3).清凉的宫室。 汉 枚乘 《七发》:“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

(4).指清越的宫调声。《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扬《激楚》之清宫兮,展新声而长歌。”

罗绮

(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张衡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

(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徧九陌罗綺,香风微度。”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看罗綺千行,列成屏架。”

(3).喻繁华。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黄小配 《<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綺地,回首已荒烟。”

冰壶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贝齿

(1).腹下洁白,有刻如鱼齿的贝。也称齿贝。 晋 法显 《佛国记》:“市无屠行及酤酒者,货易则用贝齿。”《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又出瑇瑁、贝齿、古贝、沉木香。”《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国》:“以贝齿为货,有金刚、旃檀、鬱金,与 大秦 、 扶南 、 交趾 相贸易。”

(2).像编贝一样洁白整齐的牙齿。 唐 黄滔 《汉宫人诵<洞箫赋>赋》:“风流无比,吟哦於贝齿朱脣。” 宋 范纯仁 《尹判官墓志》:“ 嗣復 在幼,星眸贝齿,爽如秋隼,一翥千里。”《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胡天游 《咏葡萄》:“软谢金刀切,津宜贝齿湝。”

炎风

(1).指东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北曰炎风。” 高诱 注:“炎风,艮气所生,一曰融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参见“ 八风 ”。

(2).热风。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蕤宾五月》:“炎风以扇户,暑气於是盈楼。”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毒雾恒熏昼,炎风每烧夏。” 宋 杨万里 《午热登多稼亭》诗:“御风不必问雌雄,只有炎风最不中。却是竹君殊解事,炎风筛过作清风。” 清 高述明 《塞外》诗:“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

隔断

(1) a 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

(2) 用分隔物(如墙)把…分成几部分

真珠帘

珍珠穿成的帘子。 唐 元稹 《月暗》诗:“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明 高明 《琵琶记·强就鸾凰》:“莲臺絳烛吐春红,广设珊瑚席子,高把真珠帘捲,环列翠屏风。”

金龙

(1).金色龙形的装饰物。《晋书·舆服志》:“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 * ,四角金龙衔羽葆。” 五代 和凝 《宫词》之六八:“玉殿朦朦散晓光,金龙高喷九天香。”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

(2).指秋季。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讌》诗序:“属乎金龙掌气,石雁惊秋。”

(3).铜制的龙。道教用以投于名山洞府作祭祀。 唐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诗:“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唐 李商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诗:“ 蓬岛 烟霞 閬苑 鐘,三官牋奏附金龙。”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予尝於学士院取金龙玉简视之,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

寒水

(1).凉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2).常指清冷的河水。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明 马銮 《冬日偕汉树岩听散步芦渡桥书感》:“桥边秋已去,到此客愁生。寒水难为色,枯荷但有声。”

象床

亦作“ 象牀 ”。象牙装饰的床。《战国策·齐策三》:“ 孟尝君 出行国,至 楚 ,献象床。” 鲍彪 注:“象齿为床。”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之二:“象牀瑶席镇犀渠,雕屏匼匝组帷舒。” 唐 李贺 《恼公》诗:“象床缘素柏,瑶席卷香葱。”《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自非女与壻对坐象床,断不能辨其孰为新妇也。”

珍簟

精美的竹席。 南朝 宋孝武帝 《伤宣贵妃拟汉武李夫人赋》:“宝罗暍兮春幌垂,珍簟空兮夏幬扃。” 宋 程垓 《小桃红》词:“已安排、珍簟小胡牀,待日长閒坐。” 明 许然明 《步步娇·题情》套曲:“帘捲西风重门掩,落叶閒珍簟。”

流波

(1).流水。《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唐 罗隐 《蟋蟀诗》:“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八:“习成固难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从船舱望去,两岸弥漫在细雨中的房屋、树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时起时伏地向后退去。”

(2).比喻晶莹流转的眼波。《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李善 注:“流波,目视貌,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歌舞将终,舞人并脱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琼楼

亦作“璚楼”。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可使 龙城 愧饰, 雁塔 慙珍。”一本作“ 琼篱 ”。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明 张昱 《中秋望月》诗:“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清 龚自珍 《天仙子》词:“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

酣歌

尽兴歌唱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王孙

(1) 王爵的子孙

(2) 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昼夜

(1)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

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2) 又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娱乐

欢娱快乐

娱乐场所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苦热

苦于炎热;酷热。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诗:“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宋 苏轼 《泛舟城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