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总管劝农二首·其一

作者:王经国 朝代:元代

上高总管劝农二首·其一原文

福星临耀野人家,竹马红旗夹道遮。

相对老农分茗果,更呼牧竖问桑麻。

前茅喜气占鸣鹊,嘉谷丰年卜吠蛙。

何似使君心感召,豚蹄休更祝污邪。

诗词问答

问:上高总管劝农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经国
问:上高总管劝农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上高总管劝农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经国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经国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十

参考注释

福星

(1).指木星。古称木星为岁星,所在主福,故称。 唐 李商隐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东有青龙西 * ,中含福星包世度。”

(2).比喻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臣职·转运使》:“ 宋 鲜于侁 字 子骏 ……( 哲宗 )以 侁 为 东京 转运使,比行, 司马光 曰:‘福星往矣,安得如 侁 百辈布列天下乎!’又语人曰:‘今復以 子骏 为转运诚恐非宜,然欲救东土之敝非 子骏 不可。此一路福星也。’”《水浒传》第二四回:“若得娘子肯与老身做时,娘子是一点福星,何用选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姑娘是一点福星,若在小庵,佛面上也增多少光辉,实是万分之幸。”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卷二:“ 骆公 治吾 楚 十年,而吏民安堵,羣寇远遁,此吾 楚 福星也。”

野人

(1) 田野之民,农人

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词

(2) 质朴的人,无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汉

(5) 未开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

竹马

(1) 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

(2) 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

红旗

(1)

(2) 红颜色的旗子

(3) 优胜奖旗

(4) 喻指先进

红旗手

夹道

(1) 两侧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

(2) 排列在道路两侧

夹道欢迎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老农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牧竖

亦作“ 牧竪 ”。牧奴;牧童。《楚辞·天问》:“ 有扈 牧竖,云何而逢?”《汉书·刘向传》:“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 始皇 者也,数年之间,外被 项籍 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宋 陆游 《识愧》诗:“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竪樵夫日往还。”《明史·刘基传》:“初, 太祖 以 韩林儿 称 宋 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 基 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 启 讨灭了 有扈氏 后,就罚他们作‘牧竖’(牧奴)。”

桑麻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前茅

即先头部队。古代行军时,前哨斥侯以茅为旌,如遇敌人或敌情有变化,举旌以通知后军

前茅虑无。——《左传·宣公十二年》

喜气

高兴的神色或气氛

满脸喜气洋洋

鸣鹊

喜鹊。《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輅 至 安德 令 刘长仁 家,有鸣鹊来在閤屋上,其声甚急。” 裴松之 注引 管辰 《管辂别传》:“须臾有鸣鹊之验, 长仁 乃服。”

嘉谷

(1).古以粟(小米)为嘉谷,后为五谷的总称。《书·吕刑》:“ 稷 降播种,农殖嘉穀。”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嘉穀不耘,则荑莠弥漫。” 宋 王禹偁 《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虽有玄珠虹玉,勿谓之宝,朕之宝者,嘉穀也。”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农夫植嘉穀,所务诛稂秕。”

(2).嘉禾。《史记·周本纪》:“ 晋 唐叔 得嘉穀,献之 成王 , 成王 以归 周公 于兵所。”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嘉穀﹞二苗同为一穗。”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嘉穀六穗,我穡曷蓄。”《汉书·宣帝纪》:“ 元康 四年,嘉穀玄稷降于郡国。”参见“ 嘉禾 ”。

丰年

丰硕的年景;丰收之年

瑞雪兆丰年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感召

(1)

(2) 感化并召唤

在政策的感召下,他自首了

(3) 通过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把某种意思传给或透露给代理人

说了受上帝感召而说的话

豚蹄

亦作“ 豚蹏 ”。猪蹄子。《史记·滑稽列传》:“ 髡 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一》:“谨无豚蹏壶酒,有穰穰满家之祈。” 明 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青梅 偶致其家,见生据石啖糠粥;入室与生母絮语,见案上具豚蹄焉。”

污邪

(1).污秽 * 。《荀子·君道》:“脩道之人,污邪之贼也。今使污邪之人论其怨贼而求其无偏,得乎哉!” 清 王晫 《今世说·夙惠》:“今此江有神,倘一涉污邪,致干神谴,葬於鱼腹,即何日得復见父母乎?”

(2).谓着了邪气,神志失常。《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罢,怪丫头!污邪了胡説的甚么!”

(3).地势低下的田。《史记·滑稽列传》:“甌窶满篝,污邪满车。”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污邪,下地田。” 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向来矜寡犹遗秉,此去污邪又满车。” 清 孙枝蔚 《再生诗为汪长玉赋》:“为长贵身劳,何时耕污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