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林可山

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代

寄林可山原文

可人期不至,日日望山孤。
不是招吟侣,多应觅酒徒。
虚名付蕉鹿,清兴动莼鲈。
见说同川好,能通一苇无。

诗词问答

问:寄林可山的作者是谁?答:胡仲弓
问:寄林可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仲弓的名句有哪些?答:胡仲弓名句大全

胡仲弓寄林可山书法欣赏

胡仲弓寄林可山书法作品欣赏
寄林可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可人

适合人的心意

不至

(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望山

古弩上的瞄准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 海州 ,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距,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鏃端,以望山之度拟之,準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多应

大概,多半是。 唐 李宣古 《听蜀道士琴歌》:“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 宋 曾慥 《类说》卷四九:“定知我死在汝后,多应汝死在我前。” 元 刘庭信 《粉蝶儿·美色》曲:“説甚么芳卿性纯,秋娘丰韵。多应他懒住蟾宫,潜下仙阶,謫降凡尘。”《水浒传》第四二回:“多应这廝走入村中树林里去了。”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探侦人已归,探侦人已归。看他两颊笑容堆,多应有机会。”

酒徒

嗜酒的人。《韩非子·诡使》:“今死士之孤飢饿乞於道,而优笑酒徒之属乘车衣丝。” 唐 韦应物 《酒肆行》:“ 长安 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 清 龚諴 《二月望日西涧佥宪招饮》诗:“酒徒嗜酒慙户小,饮未三升迷白皂。” 艾青 《芦笛·透明的夜》:“酒徒们,走向村边,进入了一道灯光敞开的门。”

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蕉鹿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蕉,通“ 樵 ”。后以“蕉鹿”指梦幻。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呈南涧》词:“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 元 贡师泰 《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 清 黄景仁 《满江红·赠王桐巢》词:“蕉鹿几番惊往事,关山若箇常年少。” 廖仲恺 《念奴娇》词:“梦觉沧江蕉鹿幻,惟向天南凝盼。”参见“ 覆鹿 ”。

清兴

清雅的兴致。 唐 王勃 《山亭夜宴》诗:“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元 张可久 《小梁州·访杜高士》曲:“ 飞来峯 下树青青,添清兴,流水玉琴横。”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 南阳 尚书清兴发,约我载酒同扁舟。” 朱自清 《海行杂记》:“晚上他们要打牌,你去了足以打扰他们的清兴;他们必也恨恨不平的。”

见说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一苇

《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孔颖达 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宋 苏轼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一:“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日午潮回擢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