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

作者:汪宗臣 朝代:宋代

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原文

年去年来来去早。
怪底不来,庭院春光老。
知过谁家翻别调。
家家望断飞踪窅。
千里潇湘烟渺渺。
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
匝近清明檐外叫。
故巢犹在朱檐晓。

诗词问答

问: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的作者是谁?答:汪宗臣
问: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汪宗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宗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来去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怪底

亦作“ 怪得 ”。1.惊怪,惊疑。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唐 白居易 《和郭使君枸杞》:“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宋 辛弃疾 《永遇乐·梅雪》词:“怪底寒梅,一枝雪里,只恁愁絶。” 宋 李曾伯 《满江红·和刘仓咏雪》词:“推枕闻鸡,正怪得,乾坤都白。”

(2).难怪。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四:“怪得 蓬莱 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尘。” 前蜀 韦庄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诗:“怪得白鸥惊去尽,緑萝门外有朱轮。” 宋 杨炎正 《秦楼月》词:“断肠芳草萋萋碧,新来怪底相思极。”《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怪得前日 鄢陵 之战, 郤犨 与 婴齐 对阵,不发一矢,其交通之情可见矣。”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此间地下真可观,怪底江山总生色。”

不来

(1).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 集传:“来,归也。”

(2).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庭院

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知过

自知过失。《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过,何等守法,又何等果决,我们的文学家做得出来么?”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别调

(1).另一种风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

(2).另一种曲调、格调。 唐 李白 《凤吹笙曲》:“欲嘆离声发絳脣,更嗟别调流纤指。”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高駢 ﹞一日闻奏乐声,知有改移,乃题风筝寄意曰:‘夜静絃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明 顾起纶 《国雅品》:“ 夏 优于词,自成别调,颇多艳藻。”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遗山 词刻意争奇求胜,亦有可观。然纵横超逸,既不能为 苏 辛 ;骚雅清虚,復不能为 姜 史 。於此道可称别调,非正声也。”

家家

每户

望断

遥望直至看不见

望断南飞雁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潇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渺渺

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雕梁

(1).饰有浮雕、彩绘的梁;装饰华美的梁。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燕语雕梁,状对幽闺之语。” 宋 王安石 《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 谢 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2).借指豪华的建筑物。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图》诗:“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清 杜岕 《过林修朗轩》诗:“雕梁庽耳目,所患唯固陋。”

彫梁:刻绘文采的屋梁。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舞腰凝綺榭,歌响拂彫梁。” 宋 张元干 《风流子·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词:“飞观插彫梁。凴虚起,縹緲五云乡。”

旧日

过去的日子;从前;往日

旧日并无深交

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故巢

旧巢。亦比喻故居。《晋书·吕光载记》:“燕雀何徘徊,意欲还故巢。”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度 渭桥 。” 宋 米芾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之二:“朝来还蠧简,便起故巢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