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文在城北厢两月无日不游马塍作歌美之请

作者:叶适 朝代:宋代

原文

马塍东西花百里,锦云绣雾参差起。
长安大车喧广陌,问以马塍云未识。
酴醾缚篱金沙墙,薜荔楼阁山茶房。
高花何啻千金直,著价不到宜深藏。
青鞋翩翩乌鹤袖,严劳引首金蒋后。
随园摘蕊煎冻酥,小分移床献春酒。
陈通苗傅昔弄兵,此地寂寞狐狸行。
圣人有道贲草木,我辈裁花乐太平。
知君已於苕水住,尽日櫓声摇上渚。
无际沧波蓼自分,有情碧落鸥偏聚。
追农风光天漫许,抛掷身世人应怒。
君不见南宫载宝回,何如赵子穿花去。

诗词问答

问:《赵振文在城北厢两月无日不游马塍作歌美之请》的作者是谁?答:叶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叶适的名句有哪些?答:叶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马塍

(1).合欢的别名。《佩文韵府·平蒸》“马塍”引《本草》:“合欢花一名马塍花。” 清 曹寅 《入灵谷寺》诗:“马塍酹客穿陵隧,鸭脚干霄逼相轮。”

(2).地名。在 浙江省 余杭县 西。 宋 代以产花著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马塍艺花》:“ 马塍 艺花如艺粟, 槖駞 之技名天下。”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其时, 马塍 园丁竞以名花荷担叫鬻,音中律吕。” 清 赵翼 《管公祠香菊》诗:“吾乡近年菊事繁,园户俱工 马塍 艺。”参阅《嘉庆一统志·杭州府二·古迹》。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锦云

彩云。《海内十洲记·聚窟洲》:“紫翠丹房,锦云烛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十六:“海水西飞照柏林,青云斜倚锦云深。”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一簫吹,琼栏月暖锦云飞。”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大车

(1)

(2) 古代乘用的牛车。亦特指大夫所乘之车

(3) 泛指牲口拉的两轮或四轮车

(4) 亦作“大伡”。对火车司机或轮船上负责管理机器的人的尊称

广陌

(1).大路。 晋 陶潜 《咏荆轲》诗:“素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唐 沉佺期 《临高台》诗:“高臺临广陌,车马纷相续。” 明 陈子龙 《春郊》诗:“轻罗吹广陌,和风袭芳洲。”

(2).犹巨万。形容数目很大。陌“百”的借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真个是家貲鉅万,产业广陌,有鸦飞不过的田地,扛抬不动的金银山。”陌,一本作“ 延 ”。

酴醾

见“ 酴醿 ”。

金沙

(1).含有金子的沙砾。《文选·左思<蜀都赋>》:“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暉丽灼烁。” 刘逵 注:“ 永昌 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二:“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盖南、北 天山 金沙最富,淘者甚众,记不絶书。”

(2).井名。 唐 李商隐 《昭郡》诗:“绳烂 金沙井 ,松乾乳洞梯。” 冯浩 笺注:“《方舆胜览》:‘ 金沙井 在 平乐府 治东。’《平乐县志》:‘在 塘背庵 内。 唐 李义山 所咏也。近为僧填,不可復问。’”

(3).泉名。《元史·世祖纪七》:“赐 湖州 长兴县 金沙泉 名为 瑞应泉 。 金沙泉 不常出, 唐 时用此水造紫笋茶进贡。”

(4).借指泉水。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三:“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清 许承钦 《由来鹤桥登楼观趵突泉》诗:“槛外金沙玉蕊繁,谁开眼界任澜翻。”

(5).见“ 金沙罗 ”。

(6).见“ 金砂 ”。

(7).见“ 金沙江 ”。

薜荔

(1).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

(2).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茶房

(1) 放茶食、烧开水的地方

(2) 旧称茶馆、旅店、火车、剧场等处的供应茶水及做杂务的工人

何啻

亦作“ 何翅 ”。犹何止,岂只。 唐 李山甫 《古石砚》诗:“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宋 叶适 《<黄子耕文集>序》:“不若刻二书 巾山 之上,使读之者识趣增长,后生及知古人源流,教思无穷,视今惠利何翅千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其氛焰所及,视 乾隆 时,何啻十倍!”

千金

(1) 一千斤金子

(2) 女儿。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

(3) 指很多钱,形容富贵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青鞋

亦作“ 青鞵 ”。1.指草鞋。 唐 杜甫 《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仇兆鳌 注:“沉氏曰:黄帽,籜冠。青鞋,芒鞋。” 宋 辛弃疾 《点绛唇》词:“青鞋自喜,不踏 长安市 。” 清 郑燮 《赠图牧山》诗:“青鞵踏晓露,小阁延朝暾。”

(2).借指笔套。 宋 黄庭坚 《戏咏猩猩毛笔》:“明窗脱帽见蒙茸,醉着青鞋在眼中。”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鹤袖

鹤氅的袖。借指鹤氅。 明 汤式 《湘妃游月宫·春闺即事》曲:“好姻缘成弃捨,对鸞臺展转伤嗟。鹤袖儿金鬆扣,凤头儿珠褪结,想人生最苦是离别。”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道是田家,又似仙家,敞披鹤袖岸乌纱。”

引首

抬头;伸长脖子

引首向天边地平线望去

随园

(1). 清 袁枚 的别墅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余买 小仓山 废园,旧为 康熙 间织造 隋公 之园,故仍其姓,易‘隋’为‘随’,取‘随时之义大矣哉’之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随园》:“ 随园 在 江寧 城北,依 小仓山 麓。”

(2). 清 袁枚 的别号。 清 赵翼 《复子才并托转寄程君》诗:“独羡 随园 文字交,福比 香山 白居易 。” 夏衍 《力与巧》:“ 郭老 在《<随园诗话>札记》第五十九则《天分与力学》中,指出了 袁枚 对 孟子 的曲解……不知这位博学的 随园先生 为什么会将它看反。”

小分

(1). 北宋 拣汰禁兵,其不任征战者,减充小分。小分只领半份军俸,任军中杂役;其不能胜任者,则放充百姓。 宋 司马光 《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臣愚伏愿朝廷且依旧法,每岁减禁军,有不任征战者,减充小分;小分復不任执役者,放充百姓。”《宋史·兵志八》:“﹝ 熙寧 四年﹞七月,手詔:‘拣诸路小分年四十五以下胜甲者,升以为大分,五十已上愿为民者听。’”

(2).少量。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酒肆》:“大抵店肆饮酒,在人出著如何。只如食次,谓之下汤水。其钱少,止百钱五千者,谓之小分下酒。”

春酒

春季酿制的或春季酿成的酒;也指民间习俗,春节时宴请亲友叫吃春酒

弄兵

(1).谓轻率动兵。《汉书·王莽传下》:“惟 翼平 连率 田况 素果敢,发民年十八以上四万餘人,授以库兵…… 莽 让 况 :‘未赐虎符而擅发兵,此弄兵也,厥辠乏兴。’”

(2).喻指兴兵作乱。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君王若悟治安諭, 安 史 何人敢弄兵。”《新唐书·刘潼传》:“宰相 崔鉉 曰:‘此陛下赤子,迫於飢寒,弄兵山谷间,不足讨,请遣使喻释之。’”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叶洪斥侂胄》:“ 侂胄 弄权不已,必至弄兵。”《清史稿·阿哈出王杲传论》:“ 王杲 乘之起,父子弄兵十餘年乃灭。”参见“ 弄兵潢池 ”。

(3).指使枪弄棒之类。 元 无名氏 《福宁州谣》:“大男终岁食无盐,老妇蒸藜泪盈掬。阿郎辛苦学弄兵,年年贩盐南海滨。担头有盐兵一束,羣行大队惊四邻。”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狐狸

(1)

(2)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

(3)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有道

(1)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我辈

我等,我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成,以示 范荣期 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輒云:‘应是我辈语。’”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若内翰不讳,我辈岂忍独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正如我辈约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即使竭力调和,也只能煮个半熟。”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苕水

(1).水名。在今 陕西省 境内。《山海经·西山经》:“ 龙首之山 ,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 苕水 在焉。东南流注于 涇水 ,其中多美玉。”

(2).水名。在今 浙江省 境内。《山海经·南山经》:“ 浮玉之山 …… 苕水 出于其阴,北流注入 具区 ,其中多鮆鱼。” 唐 灵一 《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诗:“ 苕水 滩行浅, 潜州 路渐深……不知 天目 下,何处是云林。” 宋 苏轼 《表忠观碑》:“ 天目之山 , 苕水 出焉。龙飞凤舞,萃於 临安 。”参见“ 苕溪 ”。

尽日

(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无际

无边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沧波

碧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閲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昭昭 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赵朴初 《水仙子》词:“问归船载着情多重?托沧波消息通。”

自分

自料,自以为。《汉书·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 ,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心离志絶,自分黄耇无復执珪之望。” 宋 陈亮 《书赵永丰训之行录后》:“推公之志而揆公之才,固非自分於一死者,义之所在,不约而自隐其中之所存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当是时, 冯公 自分不免, 王公 备任惨毒。”

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掷身

犹纵身。 清 黄宗羲 《毛烈妇墓表》:“明年三月之夜,从楼上掷身而下,呕血晕地,又不得死,因随父还,守制夫家。” 茅盾 《子夜》十五:“ 蔡真 歇斯底列地狂笑着,又掷身在床上,用劲地颠着,床架格格地响。”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南宫

复姓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诗文赏析


【原题】:
赵振文在城北厢两月无日不游马塍作歌美之请知振文者同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