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其一

作者:岑徵 朝代:明代

城南·其一原文

城南西畔郁金堂,曲槛斜通宋玉墙。

按谱巧翻金缕曲,背人偷试内家妆。

弱菱不碍鸳鸯戏,细雨难消豆蔻香。

恨字书成无处寄,春风如梦柳丝长。

诗词问答

问:城南·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岑徵
问:城南·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城南·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岑徵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徵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

郁金堂

《玉台新咏》卷九引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有“ 卢 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鬱金苏合香”之句,描绘 卢 家妇 莫愁 的居室,后因以“鬱金堂”或“鬱金屋”美称女子芳香高雅的居室。 北周 庾信 《奉和示内人》:“然香鬱金屋,吹管 凤凰臺 。” 唐 沉佺期 《古意》诗:“ 卢 家少妇鬱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唐 李商隐 《药转》诗:“鬱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惆悵鬱金堂外路,西风吹冷白莲花。”

曲槛

曲折的栏杆。 前蜀 李珣 《菩萨蛮》词:“曲槛日初斜,杜鹃啼落花。” 清 纳兰性德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茜袖谁招曲槛边,弄一缕秋千索。” 郑泽 《病起》诗:“嫩日晶莹曲槛边,暖风吹散药罏烟。”

宋玉

战国 时 楚 人,辞赋家。或称是 屈原 弟子,曾为 楚顷襄王 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人常以 宋玉 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又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 唐 张鷟 《游仙窟》:“华容婀娜,天上无儔;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韩娥 宋玉 ,见则愁生; 絳树 青琴 ,对之羞死。”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 楚 客忆江蘺,算 宋玉 未必为秋悲。” 明 陈所闻 《闺思》曲之一:“销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缘独怨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非 宋玉 墙边过,定是 潘安 车上来。”

金缕曲

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诗:“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元 郭钰 《寄阮弘济兼简杨亨衢少府》诗:“红袖醉歌《金缕曲》,牙旗归导玉花驄。” 清 赵翼 《计五官歌》:“絶调能翻《金缕曲》,丰容雅称玉钩斜。”参见“ 贺新郎 ”。

背人

(1) 隐讳不愿使人知道

他得过背人的病

(2) 没有人或人看不到

背人的地方

内家妆

宫内的妆饰。 唐 李珣 《浣溪沙》词:“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粧。” 明 梅禹金 《崑崙奴》第三折:“还有那二八内家粧,要一副僻静些座头,怕蜂劳蝶嚷。”

不碍

无妨碍;没关系

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老舍《骆驼祥子》

鸳鸯戏

比喻男女欢合。《白雪遗音·马头调·好梦儿》:“好梦儿,是谁惊醒奴的鸳鸯戏,醒来分离。”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豆蔻

(1) 白豆蔻( Amomum cardamon )的别称,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

(2) 白豆蔻的果实和种子的俗称,可以入药

(3) 比喻少女

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字书

(1) 以字为单位,解说汉字的形体、读音、意义的书籍,如《说文解字》

(2) 字典的古称

无处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柳丝

垂柳枝条细长如丝,因以为称。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之八:“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宋 杨万里 《过临平莲荡》诗之四:“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 元 曹德 《清江引》曲:“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红楼梦》第二七回:“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田汉 《四季歌》:“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 长江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