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

作者:苏籀 朝代:宋代

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原文

缮性克知命,乡评行实尊。
传经拾科第,彩服匝庭轩。
韡萼专方面,良弓补谏垣。
金坡振词笔,品藻不胜言。

诗词问答

问: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问: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籀的名句有哪些?答:苏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缮性

涵养本性。《庄子·缮性》:“缮性於俗。” 成玄英 疏:“缮,治也;性,生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璋山》诗:“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中国近代文论选·读新小说法》:“文章固非吾辈所重耶?即论文章,新小説之感人也亦挚矣。以言其缮性也:常者登山陟水,如《寻亲记》,读之可令人敬;奇者万死一生,如《歷险记》,读之可令人奋。”

知命

(1)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来用“知命”指五十岁

年逾知命

(2) 认识天命或命运

乐天知命

乡评

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世说新语·言语》“ 王武子 孙子荆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乡人 王济 ,豪俊公子,为本州大中正,访问 宏 为乡里品状, 济 曰:‘此人非乡评所能名。吾自状之曰:天才英特,亮拔不羣。’” 宋 陆游 《答廖主簿发解启》:“伏惟某官文高艺圃,行著乡评。” 清 阎尔梅 《村居杂咏》:“美人愁国色,君子慎乡评。”

行实

亦作“ 行寔 ”。1.行为朴厚。 唐 韩愈 《举荐张籍状》:“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声华行实,光映儒林。”

(2).谓实际行为;实际。 宋 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诗之十八:“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 范仲淹 等意欲復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詔近臣议。”

(3).指生平事迹。 唐 黄滔 《华严寺开山始祖碑铭》:“十一年,其徒 从绍 疏师行实于闕,昇其院为 华严寺 。”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为人后者,生尽爱敬,死极哀戚,立身扬名,以显其亲,宜若足矣。而又思所以致美乎松楸,而增光乎泉壤,表其行寔,大书深刻,为不朽之説。” 明 宋濂 《雷府君墓志铭》:“既葬十餘年, 燧 自状其行 实 ,謁 濂 为之铭。”

(4).犹行状。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 清 方苞 《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往年,或以烈妇 荆氏 行实视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人大抵愿意有名,活的时候做自传,死了想有人分讣文,做行实,甚而至于还‘宣付国史馆立传’。”

传经

(1) 旧指传授儒家经典

(2) 传授经验

科第

指科举考试,因科举考试分科录取,每科按成绩排列等第

科第世家:世代应科举中试的人家

彩服

犹彩衣。指孝养父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两儿游宦,谁娱彩服於堂前?” 清 周亮工 《延医不得寄舍弟靖公》诗:“乱里弓衣怜幼弟,危途彩服媿双亲。”参见“ 彩衣 ”。

(1).彩色服色。亦借指穿彩服的官员。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棣华晴雨好,綵服暮春宜。” 仇兆鳌 注:“棣华比其弟,綵服兼诸公。”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綵服,有职者之服。” 明 刘基 《南陵崔氏思梅诗》:“昔来梅花下,綵服辉清尊。”

(2).犹彩衣。谓彩衣以娱亲。 唐 杜甫 《入奏行》:“绣衣春当霄汉立,綵服日向庭闈趋。” 仇兆鳌 注:“ 老莱子 綵服以娱亲。” 宋 司马光 《送苏屯田寀知单州》诗:“綵服当年戏,驪驹此日荣。”参见“ 綵衣娱亲 ”。

庭轩

庭院中的小室。 宋 张先 《青门引》词:“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韡萼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郑玄 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是也。”鄂,通“ 萼 ”。“韡萼”谓明盛的花萼。比喻浮华的文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并楨干之实才,非羣华之韡萼也。”

方面

(1) 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具有许多方面的一个问题

(2) 较大的行政区划

受任方面

(3) 方向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良弓

(1).好弓;强弓。《墨子·亲士》:“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奋 中黄 育 获 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 清 吴锡麒 《<陔馀丛考>序》:“夫良弓九合,斯称鉅黍之名。”

(2).指擅长制弓的人。《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明 何景明 《内篇》:“良弓之子,不失为箕,失其弓矣!”

谏垣

指谏官官署。 唐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琚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诗:“予壻信时英,諫垣金玉声。” 宋 欧阳修 《谢知制诰启》:“代 * 掖,已愧才难,兼职諫垣,犹当责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以余所闻, 嘉 道 之间, 苏廷魁 、 陈庆鏞 、 朱琦 为諫垣三直。”

金坡

古时皇宫正殿称金銮殿,殿旁有坡称金峦坡。坡与翰林院相接,故以“金坡”借指翰林院。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金坡巨然山数堵,粉墨空多真漫与; 濠 梁 崔白 亦善画,曾见桃花静初吐。” 宋 程俱 《酬颖昌叶内翰见招》诗:“賔閤遥知悬玉麈,直庐应许到金坡。” 明 李东阳 《成化丙午五月十日东阁晓卧梦人以一男相馈六月九日初度得男家报至阁中其事始验志喜》诗之一:“儤直金坡笔砚餘,忽传芳事满庭除。”

词笔

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陈书·文学传·岑之敬》:“ 之敬 始以经业进,而博涉文史,雅有词笔,不为醇儒。” 宋 姜夔 《暗香》词:“ 何逊 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蒋智由 《久思》诗:“久思词笔换兜鍪,浩荡雄姿不可收。”

品藻

品评;鉴定。《汉书·扬雄传下》:“爰及名将尊卑之条,称述品藻。” 颜师古 注:“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如 班 氏之《古今人表》者,唯以品藻贤愚,激扬善恶为务尔。” 宋 梅尧臣 《次答黄介夫七十韵》:“好论古今诗,品藻笑 钟嶸 。” 章炳麟 《论式》:“人自以为 杨鎦 ,家相誉以 潘 陆 。何品藻之容易乎?”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