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师古

作者:李处权 朝代:宋代

赠王师古原文

安城西有庆云乡,山秀溪明出孟尝。
每见朱门拔恺悌,遂令贫士有辉光。
君家太尉威名远,世谱观文德泽长。
苍狗白衣何足道,古今兴废两茫茫。

诗词问答

问:赠王师古的作者是谁?答:李处权
问:赠王师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处权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处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庆云

五色云。古人以为祥瑞之气

俄而祥凤庆云。——唐· 李朝威《柳毅传》

孟尝

见“ 孟尝君 ”。

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恺悌

亦作“ 愷弟 ”。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 杜预 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 宣 为人恭俭有法度,而 崇 愷弟多智,二人异行。”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

贫士

亦作“ 贫仕 ”。穷士;穷儒生。《管子·问》:“贫士之受责於大夫者几何人?” 晋 陆云 《寒蝉赋》:“若夫岁聿云暮,上天其凉,感运悲声,贫士含伤。”《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於是贫仕蒙詔,跪拜大王已了。”《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於是贫仕既蒙駙马,与高品知闻,书题往来,已相邀会。” 唐 皮日休 《蚊子》诗:“贫士无絳纱,忍苦卧茅屋。” 清 袁枚 《戏仿<易林>》诗之二:“贫士遇珠,奄人遇姝,岂不相爱,徒生嗟吁。”

辉光

(1) 辉光放电管中,由于电极间产生稀薄气体放电现象而在阴极附近产生的光

(2) 光辉华采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太尉

官名。 秦 至 西汉 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 武帝 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 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至 宋徽宗 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元 以后废。

威名

因力量或武功而得到的名望

威名远扬

世谱

家世谱系。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列其世谱,具刻于碑。” 宋 陆游 《草堂》诗:“浩歌陌上君无怪,世谱推原自 楚狂 。” 金 李俊民 《杜甫故里》诗:“过客不须寻世谱, 万山 山下看沉碑。”

观文

(1).观赏文采。 唐 许敬宗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凝宸閲栖亩,观文佇少微。”

(2). 宋 代观文殿学士的简称。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丁文简公 度 罢参知政事,为 紫宸殿 学士,即 文明殿 学士也。 文明 本有大学士,为宰相兼职,又有学士,为诸学士之首。后以‘文明’者, 真宗 謚号也,遂更曰 紫宸 。近世学士,皆以殿名为官称,如 端明 、 资政 是也。 丁 即受命,遂称曰 丁紫宸 。议者又谓 紫宸 之号非人臣之所宜称,遽更曰 观文 。”

德泽

恩泽,恩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苍狗白衣

犹白衣苍狗。喻事物变幻无常。 宋 杨万里 《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亦作“ 苍狗白云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参见“ 白衣苍狗 ”。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兴废

(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