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隐岩

作者:方信孺 朝代:宋代

题龙隐岩原文

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
寻源曾识武陵洞,泛宅如浮苕水家。
但得嵌空元有路,何如峭绝不容车。
道人辛苦经云水,成塔从来是劫沙。

诗词问答

问:题龙隐岩的作者是谁?答:方信孺
问:题龙隐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信孺的名句有哪些?答:方信孺名句大全

方信孺题龙隐岩书法欣赏

方信孺题龙隐岩书法作品欣赏
题龙隐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雨脚

随云飘行、长垂及地的雨丝

雨脚如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鱼尾霞

形容霞光如鲤鱼尾之红色。 宋 周邦彦 《蝶恋花》词:“鱼尾霞生明远树,翠壁黏天,玉叶迎风举。”

溪流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泛宅

亦作“泛宅”。谓以船为家。《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 颜真卿 为 湖州 刺史, 志和 来謁, 真卿 以舟敝漏,请更之, 志和 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 苕 霅 间。’” 清 孙枝蔚 《赠吴仁趾移居》诗:“牵船居岸上,泛宅在舟中。”

苕水

(1).水名。在今 陕西省 境内。《山海经·西山经》:“ 龙首之山 ,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 苕水 在焉。东南流注于 涇水 ,其中多美玉。”

(2).水名。在今 浙江省 境内。《山海经·南山经》:“ 浮玉之山 …… 苕水 出于其阴,北流注入 具区 ,其中多鮆鱼。” 唐 灵一 《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诗:“ 苕水 滩行浅, 潜州 路渐深……不知 天目 下,何处是云林。” 宋 苏轼 《表忠观碑》:“ 天目之山 , 苕水 出焉。龙飞凤舞,萃於 临安 。”参见“ 苕溪 ”。

嵌空

1.亦作"嵌空"。 2.空阔。 3.凹陷。 4.玲珑。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峭绝

(1).陡削耸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城在 川 北源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絶。”《新唐书·南蛮传下·扶南》:“居山穴,四面峭絶,人莫得至。”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石洞方广可三丈,左壁峭絶直出。”

(2).形容性格严正。 宋 叶适 《<东溪先生集>序》:“ 庆元 元年,还至 南徐州 ,病甚,腰膂不能据身,脉乍有乍无,神将离形,犹峭絶凛立,谆谆皆仁义语。”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苦经

指切身所受的苦处。 南丁 《检验工叶英》:“ 赵得 稍停了停,很想向自己的亲人 叶英 诉说出一大段苦经来。”如:叹苦经。

云水

(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寻亲诚感》:“ 原 邑 赵孝子 名 威晋 ,其父好黄冠术,遇全真云水,无不以礼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广东省 乐昌县 南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于 瀧水 ,又与 云水 合。”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