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明火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松明火原文

塞山云沉天冥冥,虞人薄夜燃松明。

木公犹来配女丁,爧舆□马双熜旌。

紫鸾红龙下玉京,燉燉燏燏㷸荧荧。

大明韬光入云軿,遑数斜汉与列星。

崖枝涧叶成炎兵,一朝连下七十城。

麇獐麋𪊍走战惊,山公却避不敢争。

陆浑昔但闻其名,爝火日月奚比称。

坐闻香𣿉甲煎轻,齐奴爨蜡嗤愚伧。

此一大士号阳精,转燄法1*1轮度含生,薪传不尽真倒绷。

诗词问答

问:松明火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松明火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八

参考注释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虞人

古掌山泽苑囿之官。《周礼·夏官·大司马》:“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 贾公彦 疏:“虞人者,若田在泽,泽虞;若田在山,山虞。”《左传·昭公二十年》:“十二月, 齐侯 田于 沛 ,招虞人以弓,不进。” 杜预 注:“虞人,掌山泽之官。”《宋史·太祖纪一》:“ 乾德 二年正月辛巳,有象入 南阳 ,虞人杀之,以齿革来献。”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旱潦》:“泰西数十年来于种树之事极为尽心,特设专官,如古者虞人之职。”

薄夜

(1).傍晚;夜初。 唐  张祜 《杂曲歌辞·水鼓子》:“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復下来。” 清  袁枚 《新齐谐·勾魂卒》:“ 苏州  余 姓者,好鬭蟋蟀,每秋暮,擕盆往 葑门 外搜取,薄夜方归。”

(2).犹短夜。指破晓之前一段很短的时间。 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

(3).指一种薄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炎律方回,纯阳布畅,服絺饮冰,随阴而凉,此时为饼,莫若薄夜。”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薄夜,薄饼也…… 荀氏 《四时列饌传》:‘夏祀以薄夜代馒头。’”

松明

山松多油脂,劈成细条,燃以照明,叫“松明”。 宋  梅尧臣 《宣城杂诗》之十八:“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 明  陆深 《燕闲录》:“深山老松,心有油者如蜡, 山西 人多以代烛,谓之松明,颇不畏风。”《人民日报》1974.9.26:“燃起篝火,松明,照样开隧道。”

木公

(1).仙人名。又名 东王公 或 东王父 。常与 西王母 (即 金母 )并称。《太平广记》卷一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木公》:“昔 汉 初,小儿於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时人皆不识,唯 张子房 知之。”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五:“西海辞 金母 ,东方拜 木公 。” 元  柳贯 《仙华岩雪》诗:“仙姬宴坐 瑶池 下,催捧蟠桃献 木公 。” 清  钱谦益 《题仙山楼阁图》诗:“羣真繽纷互来往,似謁 金母 朝 木公 。”

(2).“松”字可拆为木、公二字,因以为松的别名。 元  无名氏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贵显·称旨除官》:“﹝ 宋神宗 问 叶涛 ﹞曰:‘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 涛 曰:‘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女丁

成年女性。《晋书·李雄载记》:“其赋男丁岁穀三斛,女丁半之。”《梁书·武帝纪下》:“十一月丙子,詔停在所役使女丁。”《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 序 母 韩氏 闻 秦 兵将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为不固,帅百餘婢及城中女丁筑邪城於其内。”

紫鸾

传说中神鸟。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紫鸞无近远,黄雀任翩翾。” 唐  李商隐 《海上谣》:“紫鸞不肯舞,满翅 蓬山 雪。”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玉笙吹彻也会双仙,一任天风驾紫鸞。”

玉京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梦仙》诗:“须臾羣仙来,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二:“万神朝罢出 通明 ,和气欢声满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陆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僊岂復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浩浩荡荡,仙都玉京。蟠桃之花万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宣和遗事》后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清  赵翼 《因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喜作凯歌》:“露布星驰到玉京,鐃簫大凯溢欢声。”

荧荧

光闪烁的样子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大明

(1).指日。《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宋  文天祥 《发陵州》诗:“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诗:“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3).泛指日、月。《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日、月也。”

(4).指君主。《魏书·张衮传》:“今大明临朝,泽及行苇,国富兵强,能言率职。”

韬光

(1).敛藏光采。 汉  孔融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隐曜,美玉韜光。” 唐  韩偓 《元夜即席》诗:“桂兔韜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2).比喻隐藏声名才华。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圣人韜光,贤人遯世。”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学 子陵 遁跡在 严滩 ,似 吕望 韜光在 渭川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韜光里巷,处之怡然。”

(3). 唐 代名僧, 蜀 人,能诗,住 杭州  灵隐寺 ,与郡守 白居易 为诗友。 穆宗  长庆 年间,于 灵隐山 西北 巢枸坞 筑寺,后人名之 韬光寺 ,亦省称 韬光 。 清  周準 《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诗:“行当访 韜光 ,直上松云顶。” 张昭汉 《绝句十二首和先君韵》之四:“竹杖芒鞋任所适,朝游 灵隐 暮 韜光 。”

云軿

神仙所乘之车。以云为之,故云。 南朝  梁  沉约 《赤松涧》诗:“神丹在兹化,云軿於此陟。”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宋  梅尧臣 《题刘道士奉真亭》诗:“芝盖云軿杳无至,不知谁更似 杨权 。”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玉京宫殿杳,九霄仙佩,不下云軿。” 周斌 《上巳后楚伧招饮出示<分湖吊梦图>》诗之二:“惆悵云軿去不还,墓门瞻拜竟缘慳。”

斜汉

指秋天向西南方向偏斜的银河。《文选·谢庄<月赋>》:“斜汉左界,北陆南躔。” 李善 注:“汉,天汉也。” 李周翰 注:“秋时又汉西南斜,远於左界。” 宋  王禹偁 《七夕应制》诗:“斜汉横空瑞气浮,桥边乌鹊待牵牛。” 清  陆圻 《七夕有感》诗:“黄姑鳷鹊通斜汉,明月嬋娟照戍楼。”

列星

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公羊传·庄公七年》:“恒星者何?列星也。” 何休 注:“恒,常也,常以时列见。”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观其鈲,烂如列星之行。” 明  何大复 《织女赋》:“步列星之文履兮,纚素霞以为裳。” 清  顾大申 《饮太白酒楼醉后走笔成篇》诗:“摘取列星当酒钱,斟酌海水常不乾。”

炎兵

喻酷热。谓炎天伤人有如兵刃。 林景行 《篮舆长行数里草径裹湖花篁入岫》诗:“惜余病微质,未足当炎兵。”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麇獐

亦作“麕獐”。即獐子。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獐》:“獐,有牙而不噬,一名麕獐,见人惧,谓之章慴。”参见“ 獐子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