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诗 八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拟咏怀诗 八原文

白马向清波。
乘冰始渡河。
置兵须近水。
移营喜灶多。
长坂初垂翼。
鸿沟遂倒戈。
的颅于此去。
虞兮奈若何。
空营卫青冢。
徒听田横歌。

诗词问答

问:拟咏怀诗 八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拟咏怀诗 八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庾信拟咏怀诗 八书法欣赏

庾信拟咏怀诗 八书法作品欣赏
拟咏怀诗 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白马

(1).白色的马。《左传·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白马饰金羈,连翩西北驰。”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分经来白马,洗鉢起黄龙。” 方然 《白色花·报信者》:“我底白马哟!大风来了,别让细砂与你长长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

(2).古代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史记·吕太后本纪》:“ 高帝 刑白马盟曰:‘非 刘氏 而王,天下共击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禹 乃东巡,登 衡岳 ,血白马以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騂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马表示有凶事。 唐 陈子昂 《祭孙府君文》:“白马故人,青鸟送往。”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一:“白马 华山君 ,相逢 平原里 。”参见“ 白马素车 ”。

(4).见“ 白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县 北。《战国策·赵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举 巴蜀 ,併 汉中 ,东收两 周 而西迁九鼎,守 白马 之津。”《韩非子·初见秦》:“决 白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举而 三晋 亡,从者败也。”

(6).古县名。 春秋 卫国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县 东。《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二月, 绍 ( 袁绍 )遣 郭图 、 淳于琼 、 颜良 攻 东郡 太守 刘延 于 白马 。”

(7).古驿名。 唐 末 朱全忠 杀 裴枢 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 李振 言,沉其尸于 黄河 ,驿由此著名。 清 钮琇 《觚賸·虎丘题诗》:“ 虞山 钱宗伯 ( 钱谦益 )以谴归,有题诗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宽沉 白马 ,今来应悔卖 卢龙 。’”参见“ 白马清流 ”。

(8).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清波

(1).清澈的水流。 汉 严忌 《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巴金 《复仇集·爱的摧残》:“ 赛纳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发亮。”

(2).六朝时歌曲名。 康有为 《<味梨集>序》:“六朝时, 汉 《鐃歌》、《鼓吹》曲既废,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

渡河

通过江河

移营

转移营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世情道理书》:“至移营一事,尤宜谨遵号令。”

长坂

见“ 长阪 ”。

垂翼

《易·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 王弼 注:“怀惧而行,行不敢显,故曰垂其翼。”谓鸟翅下垂不能高飞。后以“垂翼”比喻人受挫折,止息不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八:“ 长坂 初垂翼, 鸿沟 遂倒戈。”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方指期於满岁,将垂翼於故栖。”

鸿沟

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界线分明

不可逾越的鸿沟

倒戈

军队投降敌人反过来打自己人

前徒倒戈,击于后以北。——《书·武成》

的颅

见“ 的卢 ”。

于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若何

如何;怎样

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营卫

(1).军营护卫。《史记·五帝本纪》:“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2).指营门卫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 噲 , 噲 直撞入,立帐下。”

(3).护卫。《三国志·魏志·任峻传》:“贼数寇钞絶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云笈七籤》卷一○五:“入山求芝草灵药,所欲皆得,山神玉女自来营卫,狼虎百害不敢犯近。”

(4).指军营。《新唐书·陆贽传》:“夫 关中 ,王业根本在焉。豪杰之在 关中 者,与籍於营卫不殊。”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翚帅师》:“古者兵出于农,有事则聚而授甲,役竣则散而归田,非有营卫之屯聚,方镇之瓜分,可籍之以为变。”

(5).中医指血气之作用。《灵枢经·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宋 梅尧臣 《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诗:“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 清 戴震 《答彭进士允初书》:“饮食之化为营卫,为肌髓,形可并而一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凡所浴顥气则新絶,凡所遇思潮则新絶,顾环流其营卫者,则依然 炎 黄 之血也。”

青冢

亦作“ 青冢 ”。1.指 汉 王昭君 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南。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故名。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臺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 仇兆鳌 注:“《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 昭君 塚独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怎下的教他环佩影摇青塚月,琵琶声断黑江秋。”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词:“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塚黄昏路。” 翦伯赞 《内蒙访古》:“在 大青山 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 昭君 墓。”

(2).泛指坟墓。 唐 于武陵 《有感》诗:“四海故人尽,九原青冢多。” 阿英 《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至今青冢埋香骨,一片山茶湿冷红。”

(3).借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渐通青塚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南唐 陈陶 《关山月》诗:“青塚曾无尺寸归,锦书多寄穷荒骨。”

见“ 青塚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